(

)

秋景抒情
写景
惜时
秋节
岁月沧桑

赏析

这首宋代诗人连文凤的《暮秋杂兴(其一)》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感怀的画面。首句“门巷多车马”,展现了外界的繁华与热闹,然而诗人身处“空斋”,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静寂。“空斋掩半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透露出诗人对世事纷扰的疏离。“天时秋后变”点明了季节转换,秋季已深,气候渐凉,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人事日来非”则表达了对人情世故变化无常的无奈,流露出对人事沧桑的深深忧虑。“岁月销英气”一句,诗人感叹岁月磨损了往昔的豪情壮志,而“风霜敝客衣”则以身体的疲惫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憔悴。这两句寓言了诗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时光荏苒的无力感。最后,“谁知光景短,冉冉去如飞”以生动的比喻总结全诗,形象地写出光阴似箭,人生短暂,不禁让人感叹时光匆匆,岁月无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环境和自身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岁月易逝的深刻体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沉思。

连文凤

170首
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