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
眺
苍
茫
来
暮
景
,
寂
历
见
春
山
。
细
细
花
频
落
,
深
深
草
自
闲
。
微
风
生
远
道
,
孤
月
到
重
关
。
牧
笛
横
归
径
,
渔
歌
应
水
潺
。
写景
山水
春天
景物
晚景
孤月
微风
花落
闲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的景象。首句“苍茫来暮景”,以“苍茫”二字渲染出傍晚时分天地间一片辽阔、模糊的景象,给人以深远之感。“寂历见春山”,在这样的背景下,远处的山显得格外静谧,仿佛春天的山也融入了这份寂静之中。接着,“细细花频落,深深草自闲”,诗人细致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花朵轻轻飘落,草木自在生长,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美。这种对自然细节的捕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微风生远道,孤月到重关”,随着微风的吹拂,远处的道路似乎也有了生命,而一轮孤月则跨越重重关卡,照亮了夜空,增添了诗中的意境。这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既广阔又深邃的空间感。最后,“牧笛横归径,渔歌应水潺”,牧童的笛声悠扬地回荡在归途的小路上,渔民的歌声与潺潺流水相应和,将画面定格在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晚景图中。这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体而言,这首《晚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傍晚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猜您喜欢
孝感道中
清·杨彝珍
云拥春潮势,天悬晚雨声。孤烟浮市远,落照傍山明。树影围残垒,溪流绕故城。时平无战伐,日暮尚心惊。
春游
清·冯班
着屐山行喜日长,落花风里晚生凉。叩门正值高人出,闲看藤梢尽过墙。
春日游水月庵
清·袁佑
溪桥晴日好,渡水问珠林。晓树浮烟出,春城带雪阴。鸥惊游子梦,花发定僧心。命仆携农具,闲听扣角吟。
春江十咏(其二)晚桡鸣月
宋末元初·黄元实
春江雨过水溶溶,短棹孤篷有钓翁。钓罢归来天向晚,一桡咿嘎月鸣中。
浒西庄春日行乐词(其二)
明·王九思
金马当朝彦,银鱼隔岁焚。高楼丹凤麓,閒卧碧山云。湘瑟春风度,秦筝月夜闻。太平无一事,只合醉朝曛。
题黄岩夏氏晓山亭诗卷
宋·赵孟坚
玄晖工画山,最识山之趣。每言笼朝云,乃是奇绝处。君家结幽亭,两峰正当户。窣堵冠其巅,云中双笔露。宗老为扁名,得自昌黎句。相当卷书坐,埙篪递吟赋。是时神宇泰,白云未飞去。滃.....
莫春山家二首(其一)
金·麻九畴
山烟向晚白濛濛,人过梨花树底风。一犬不鸣村径黑,野灯孤起远林中。
与太学诸僚宴集
明·徐祯卿
艺苑开三径,閒僚散竹林。弦歌一以暇,春服共相寻。薄采漪皇泽,临风款道襟。高梧无杂蔓,呦鹿有佳音。藉草时倾酒,披衣或鼓琴。何妨惭点也,吾醉独狂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