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
赞美
写鸟
写水
怀古
情感
思乡
地点

赏析

这首诗《海物杂咏》以“银鳞肥美品无双”开篇,描绘了海鲜的美味与独特,银鳞象征着海鲜的珍贵与鲜美,无双则强调其难以匹敌的品质。接下来,“多骨何须恨满腔”,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海鲜虽多骨却依然令人喜爱的态度,满腔的爱意不因骨头的存在而减少。“最是荔支将熟后,馋涎忆到富春江。”这两句则将话题转向了对荔枝的怀念,通过“荔支将熟”的季节性描述,唤起了人们对荔枝成熟时甜美滋味的回忆,进而联想到富春江畔,那里的荔枝或许更加鲜美。整首诗以海鲜和荔枝为线索,巧妙地融合了味觉与地域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使东川·梁州梦
唐·元稹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