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读书
励志
友情
古人事迹借鉴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毛滂所作,名为《刘秀才明仲当赴礼部试从县令乞诗聊作一首》。诗中通过对比两位古代学者郑虔和赵明叔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不被重用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对于文学创作与物质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中的“君不见”是引起读者注意的一种修辞手法,用以点明下文要讨论的问题。通过对郑虔和赵明叔的描述,毛滂表达了对两位学者的同情,他们虽有才华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尤其是“胸中道腴五味足,外虽枯槁中芳鲜”一句,更深化了这种人才埋没的感慨。而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不妨止有书一束,索米未肯侏儒贤。平生固用笔耕尔,行发墨颖收丰年。”毛滂通过自述,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坚持和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即使手头只有书籍,面临着寻求粮食的困境,也绝不愿意因为贪图金钱而失去自己的学问和节操。最后,“会当少见会稽绶,勿嗟已卖琅琊田。”这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对过去选择的辩解。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将来的某个时刻获得他人的认可,同时也在安慰自己,尽管现在的处境艰难,但不必为此感到悲哀,因为自己的学问和节操并未出卖。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学者和个人自身的情况,展示了作者对于人才评估、文学创作与物质生活之间关系以及个人选择的深刻思考。

毛滂

482首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赠林大理次崖(其一)
明·严嵩
廷尉平反力有馀,昼帘朱墨更忘劬。存疑遍示诸生录,传信新刊两寺书。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