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萨
蛮
(
其
七
)
新
城
山
中
雨
云
山
沁
绿
残
眉
浅
。
垂
杨
睡
起
腰
肢
软
。
不
见
玉
妆
台
。
飞
花
将
梦
来
。
行
云
何
事
恶
。
雨
透
罗
衣
薄
。
不
忍
湿
残
春
。
黄
莺
啼
向
人
。
写景
春景
写雨
动物
黄莺
抒情
婉约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名为《菩萨蛮·新城山中雨》。诗中的意境清新自然,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云山沁绿残眉浅。"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山林的美丽景色,云雾缭绕的山峦与初春时节山林间露出的嫩绿,是一种淡雅而不失深远的意境。"垂杨睡起腰肢软。" 这里通过垂柳和草地上的休憩形象,传达了一种柔和、舒缓的情感。"不见玉妆台。飞花将梦来。" 玉妆台是古代女子化妆的地方,这里的“不见”可能暗示着诗人对现实中缺乏美好事物的感慨,同时“飞花将梦来”则是一种超脱现实、追求精神寄托的表达。"行云何事恶。雨透罗衣薄。" 这两句通过对流动云层和细雨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诗人似乎在质疑天气为何要如此不佳,同时也感慨自己轻薄的衣物难以抵御春雨。"不忍湿残春。黄莺啼向人。"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的留恋之情,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力的一种赞美。黄莺(黄鹂)的鸣叫,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欢快。整首诗通过对山林、云雨以及生灵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投入,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诗中没有直接的叙述,而是通过意象和联想来传达情感,使得读者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一份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远。
毛滂
482首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广落花诗三十首(其十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
乾净青莎一片阴,君无去此豢饥禽。人生自古皆惶恐,天下如今半绿林。曀日终风舟汎汎,水深河大雨淫淫。旧家枝叶同乡土,好听黄鹂作羽吟。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
明·严嵩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犹怜绿水飞鸿雁,更著兰舟采芰荷。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
感皇恩
宋·晁端礼
蜀锦满林花,三年重到。应被花枝笑人老。半开微谢,占得几多时好。便须拼痛饮、花前倒。醉中但记,红围绿绕。人面花光斗相照。缭墙重院,爱惜遮藏须早。免如攀折柳,临官道。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