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
义
驿
中
骑
驴
何
似
贾
司
仓
,
行
李
唯
馀
古
锦
囊
。
秋
后
恰
容
鹰
脱
架
,
春
来
会
有
燕
投
梁
。
清
时
无
用
材
虽
拙
,
白
日
能
閒
策
亦
长
。
惭
愧
平
生
负
三
尺
,
一
成
泉
石
欲
膏
肓
。
写景抒情
秋景
春望
哲理
怀古
情感
山水田园
动物
读书惜时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古驿站的生活情景,通过对比和细腻的观察,将平凡的事物赋予深刻的哲理。"骑驴何似贾司仓"一句,以质朴的驴象征平常无奇,却又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正如古人贾谊所言,普通百姓的生活亦是国家之根本。"行李唯馀古锦囊"则表明诗人行囊中的珍贵物品不过是一些旧锦囊,暗示了诗人的清贫和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接着两句"秋后恰容鹰脱架,春来会有燕投梁"以自然界的景象,鹰鸟在秋后轻松地从架上飞出,燕子在春天回到屋梁上做窠,写出了诗人对自由和归属的向往。"清时无用材虽拙,白日能閒策亦长"表达了诗人虽然能力平平,却仍然能够在闲暇时光中思考和谋划长远之计。最后两句"惭愧平生负三尺,一成泉石欲膏肓"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一生未能展现才华的遗憾,以及希望自己的文字作品能像美丽的泉水和坚硬的岩石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毛滂
482首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您喜欢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崇邱倚杵玉绳低,开锦风前百鸟啼。山体静存云幻动,马头东向雾迷西。溶溶澹带晨蟾影,??幽寻野鹿蹊。讵为盘游恣从兽,诘戎深意此中稽。
书林逋诗后
宋·苏轼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诗如东野不.....
诗二首(其一)
宋·陈舜俞
石磴梯山一里高,荒烟源处税渔樵。官粗事冷人应笑,免对青苗强折腰。
渔父辞(其五)
宋末元初·毛直方
本无租赋本无田,不知历日不知年。谁信渔家小船上,犹是无怀并葛天。
北风行
明·朱应登
昨日南风扬,今朝北风急。南风吹山山不移,北风吹海海欲立。嗟哉!南风不与北风竞,物理自尔非相袭。轩辕台前烛龙晦,纥干山头冷雀泣。黄鹄摩空不得下,苍鹰愁枯湿。行人戢足不敢行,.....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