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上
海
乘
轮
船
至
九
江
,
复
雇
渔
船
至
安
庆
,
作
诗
纪
行
五
首
(
其
四
)
大
将
声
威
压
九
州
,
数
年
力
扼
虎
狼
喉
。
天
心
毕
竟
存
中
国
,
地
势
从
来
居
上
游
。
夹
岸
旌
旗
俱
楚
垒
,
蔽
江
舟
楫
抵
吴
头
。
何
时
扫
却
搀
枪
气
,
不
放
长
星
犯
女
牛
。
写景
山水
地点
安庆
历史
怀古
抒情
励志
哲理
豪放
边塞
战争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华蘅芳所作,以乘轮船至九江,再雇渔船至安庆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和历史情境,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深切期盼。首联“大将声威压九州,数年力扼虎狼喉”,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概,赞扬了大将的英勇与威严,仿佛他能以一己之力镇压整个九州,对抗强敌,展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颔联“天心毕竟存中国,地势从来居上游”,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的地理优势和历史地位,暗示着中国虽面临外患,但根基稳固,终将凭借天时地利,恢复国家的尊严与统一。颈联“夹岸旌旗俱楚垒,蔽江舟楫抵吴头”,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面景象,两岸飘扬的旗帜象征着力量与决心,而江面上的船只则代表了前行的决心与勇气,形象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尾联“何时扫却搀枪气,不放长星犯女牛”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期待着能够清除一切纷争与不平,让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不再遭受外来的侵扰。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华蘅芳对国家统一的热切期盼,也体现了他对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赞美,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的佳作。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感皇恩·丐祠居射村作
宋·胡舜陟
乞得梦中身,归栖云水。始觉精神自家底。峭帆轻棹,时与白鸥游戏。畏途都不管,风波起。光景如梭,人生浮脆。百岁何妨尽沈醉。卧龙多事,谩说三分奇计。算来争似我,长昏睡。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