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夕
二
首
(
其
一
)
人
道
天
孙
巧
,
我
谓
天
孙
拙
。
不
为
机
杼
工
,
何
至
久
离
别
。
节日
爱情
七夕节
赏析
这首诗以七夕节为背景,借天上的织女与牛郎的故事,表达了对传统爱情观的反思与批判。诗人以“人道天孙巧,我谓天孙拙”开篇,即指出世人普遍认为织女(天孙)技艺高超,却反其意而行之,认为织女的“巧”实际上导致了长久的分离,而非团聚。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观念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爱情模式的质疑。接下来,“不为机杼工,何至久离别”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技艺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诗人似乎在说,如果织女不是因为必须通过织布来维持生计或履行某种职责,那么她和牛郎之间的分离或许可以避免。这不仅是对织女命运的同情,也是对社会制度和传统习俗的一种隐晦批评,暗示了女性在特定社会角色下的无奈与牺牲。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构思和深邃的寓意,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爱情故事的独特解读,也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议题,如性别角色、劳动与情感的关系以及个体命运在社会结构中的局限性。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临江仙·七夕
清·华文炳
金井碧梧吹落叶,一天凉意初秋。水晶山枕看牵牛。情随今夜尽,恩是隔年留。可惜长生欢意绪,说来花泪盈兜。彩云散尽水空流。绛纱银烛暗,空照月如钩。
宫词一百首(其九十四)
唐·王建
画作天河刻作牛,玉梭金镊采桥头。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楼。
多丽·七夕游莲荡作
宋·葛立方
破波光如镜,三翼轻舟。对雨馀、重岩叠嶂,何妨影堕清流。望芙蕖、渺然如海,张云锦、掩映汀洲。出水奇姿,凌波艳态,眼看□叶弄新秋。恍疑是、金沙池内,玉井认峰头。花深处,田田叶.....
十二时·偶忆
清·陈维崧
绵濛二月如酥雨,做出销魂天气。更独客、冷清清地。拚只向、红篝倚。灯灺香焦,天寒酒醒,往事难提起。想那日、元夜迷藏,禊日秋千,人在绿杨丝里。更当初、戟门嬉戏。一部烟花轶记。.....
七夕杂诗仿曝书亭体(其三)
清·萧道管
碧海青天几度来,婿乡缥缈指蓬莱。嫦娥懒见双星会,渐渐灵妃唤不回。依旧东西沟水流,有人为古起担忧。玉皇不付冯暖券,何处婚钱醵阮修。
鹊桥仙·七夕和韵
清末近现代初·沈曾植
金风似剪,银潢如带,良夜愔愔罗袜。人间已自罢穿针,只天上未忘佳节。画屏殢楚,金钗诉愿,儿女夜情都别。仙裙永断适石榴红,问此后聘钱谁质。
七夕(其二)
元·耶律铸
今日相逢明日离,逡巡离合几多时。无情云雨休遮隔,人道相逢一岁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