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
鸪
天
·
六
十
自
寿
六
十
明
朝
过
眼
新
。
镜
中
吟
鬓
老
于
真
。
寄
生
槐
国
原
无
梦
,
避
世
桃
源
岂
有
津
。
苍
狗
幻
,
白
鸥
驯
。
安
排
歌
泣
了
閒
身
。
百
年
垂
死
今
何
日
,
曾
是
开
天
乐
世
人
。
记梦
抒情
励志
写人
情感
季节
季节的春天
人生哲理
自我赞美
赏析
这首《鹧鸪天·六十自寿》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张尔田所作,以六十岁为寿,抒发了对人生、岁月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六十明朝过眼新”,开篇即以“六十”这一人生阶段为起点,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而新的一天又带来新的希望与可能。“镜中吟鬓老于真”,通过镜子映照出的自己,感慨岁月在容颜上的痕迹比真实感受更为直观,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自我认知的深化。“寄生槐国原无梦,避世桃源岂有津”,这里运用了“寄生槐国”和“避世桃源”的典故,前者比喻现实世界的虚幻与无奈,后者则象征理想中的避世之地。这两句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以及对逃避现实的不可能性的认识。“苍狗幻,白鸥驯”,“苍狗”比喻世事变幻莫测,“白鸥驯”则象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这两句反映了词人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内心寻求平静与和谐的努力。“安排歌泣了闲身”,“歌泣”指喜怒哀乐的情绪表达,此处意为通过生活中的各种经历,词人学会了如何平衡情绪,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从容不迫。“安排歌泣了闲身”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态度,即无论遭遇何种境遇,都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百年垂死今何日,曾是开天乐世人”,最后两句将个人的生命置于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中,反思自己是否曾真正活出了自己的价值,是否曾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了快乐与意义。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意义的追问,也是对整个存在价值的深思。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个人生命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在面对时间流逝、理想与现实冲突、内心情感波动以及生命意义探索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漫述
明·张乔
自怜孤韵不投时,懒学逢迎惹世嗤。笔墨有灵偏伴我,风花无力欲依谁。空宵卧病禅心进,幽梦侵愁瘦影知。得遇梁鸿与偕隐,百年宁负住山期。
一落索·咏风鸢
清·董元恺
鸷鸟凭空而起。云霄堪致。青春一线上青天,禁得无声堕地。怪底轻狂可喜。欲飞还止。十年前事忆儿童,此日依然故纸。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喜彬上人见访
唐·齐己
高吟欲继沃州师,千里相寻问课虚。残腊江山行尽处,满衣风雪到闲居。携来律韵清何甚,趣入幽微旨不疏。莫惜天机细搥琢,他时终可拟芙蕖。
览从兄咸剑池编
宋·宋祁
竞爽吾宗属俊翘,凌云辞气剩飘飘。十年缔思轻伧赋,一骨评风压楚谣。纵玩书窗迷野马,长吟秋社续寒蜩。夫君自有何郎恨,枉使东阳臂肉销。
秋胡行
魏晋·曹操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天地何长久。人道.....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