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
庭
芳
·
蚊
烟
香
屑
笼
衣
,
苦
蒿
缚
柱
,
担
头
不
费
多
钱
。
小
窗
天
黑
,
飞
响
作
雷
颠
。
薰
取
氛
氲
一
室
,
螉
螉
泣
、
细
管
残
弦
。
纱
幮
小
,
法
云
浓
处
,
清
净
坐
诸
天
。
亭
边
。
池
草
合
,
平
头
奴
子
,
摇
扇
无
眠
。
盼
秋
风
不
到
,
夜
月
如
年
。
那
用
银
荷
袅
篆
,
便
贫
家
、
梦
也
成
仙
。
篝
灯
畔
、
一
群
宵
小
,
功
德
扫
狼
烟
。
写景
咏物
抒情
夏天
动物
蚊
怀古
节气的夏至
赏析
这首《满庭芳·蚊烟》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以蚊烟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夏日夜晚的独特氛围。开篇“香屑笼衣,苦蒿缚柱”形象地写出蚊烟缭绕的情景,如同香气四溢的轻纱笼罩着衣物,又似苦蒿燃烧产生的烟雾缠绕在柱子上,营造出一种微凉而略带苦涩的气息。“担头不费多钱”一句,暗示了蚊烟虽微不足道,却能带来清凉,仿佛是大自然的免费恩赐。“小窗天黑,飞响作雷颠”则描绘了蚊群在黑暗中振翅的声音,犹如雷声翻腾,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感。接下来,“薰取氛氲一室,螉螉泣、细管残弦”运用了音乐和虫鸣的意象,形容蚊烟带来的宁静与和谐,如同丝竹之音和断续的琴弦,给人以静谧之美。“纱幮小,法云浓处,清净坐诸天”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蚊烟仿佛佛法中的祥云,让人在其中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下片转而写到蚊烟带来的遐想,“亭边。池草合,平头奴子,摇扇无眠”,描绘了夏日夜晚的闲适,即使身份卑微的人也在享受这份清凉。接着,“盼秋风不到,夜月如年”表达了对秋天的期盼,但蚊烟却让夜晚漫长如年,引人入胜。最后,“那用银荷袅篆,便贫家、梦也成仙”借银荷袅袅上升的烟雾,寓意蚊烟也能带来梦境中的仙意,即使在贫困之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篝灯畔、一群宵小,功德扫狼烟”则以蚊烟象征驱散黑暗的力量,寓意着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能带来光明和正义。整体来看,赵熙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蚊烟这一寻常事物赋予了诗意和哲理,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