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物
情感
闺怨
写景
写香篆
爱情
怀古
灵犀
谐音
抒情
春景

赏析

这首《齐天乐·香篆》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沉香袅袅上升的气息为线索,展现了室内环境的雅致与心境的微妙变化。"多生此味难灰尽,濛濛一丝沈水",开篇便点出香篆的味道悠长且难以消散,如同沈水(沉香)的烟雾,弥漫在空气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氛围。"虚白窗深,小红身热,辨不分明花气",通过窗户的虚白和女子的微热,暗示了春日午后慵懒的情境,花香与香篆交织,让人难以分辨,增添了朦胧之美。"垂帘到底。正倦绣无眠,银荷春醉",帘幕低垂,女子因绣工疲倦而无法入睡,银质的荷花图案仿佛在春意中醉倒,进一步渲染了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意境。"袅入闻根,灵犀缕缕透心字",香篆的气息深入内心,如同灵犀相通,触动了诗人心中的情感,引出下文的情感抒发。"相逢者般火色。个侬添炷否,幽绪难理",诗人借香篆之火,表达了对相遇的渴望和内心的复杂情绪,难以梳理。"新梦萦边,回文幻出,宛转柔肠春腻",梦境中的情景如回文般变幻,缠绵悱恻,春意浓郁,触动了诗人的柔情。"霞思散绮。愿世世兰因,梵烟成穗",最后,诗人寄希望于美好的缘分能像梵音的香烟一样,绵延不断,寓意着永恒的爱情愿望。"正爇梅檀,步摇风又起",再次回到现实,梅檀的香气与步摇的微风交织,为全诗画上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句点。整体来看,赵熙的这首《齐天乐·香篆》以香篆为媒介,巧妙地融合了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感,展现出清末近现代初诗词的独特韵味。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