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
春
夜
月
·
帘
挂
双
扉
。
一
层
真
是
天
涯
。
秪
惜
隔
住
花
关
,
关
不
住
相
思
。
出
外
小
红
先
笑
,
道
海
棠
吹
落
,
没
个
人
知
。
妒
猧
儿
巧
入
,
仙
裙
瞥
露
,
银
蒜
声
低
。
生
来
命
薄
,
香
斑
竹
子
,
曾
渍
湘
妃
。
化
作
波
纹
,
任
数
遍
千
条
万
缕
,
愁
样
丝
丝
。
香
消
夜
永
,
料
汉
宫
门
巷
如
斯
。
荡
漾
处
,
便
真
珠
织
就
,
衔
花
燕
子
,
都
要
嫌
伊
。
写景抒情
闺怨情感
婉约词
咏物词
思乡思念
赏析
这首词以湘妃竹和海棠花为引,描绘了一幅深宵闺中女子的孤独与相思之情。"挂双扉,一层真是天涯",暗示了女子的幽闭生活和内心的孤寂。"秪惜隔住花关,关不住相思",表达了她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即使阻隔着花丛,也无法抑制情感的流淌。"出外小红先笑,道海棠吹落,没个人知",通过拟人手法,写出女子想象中的情景,海棠花被风吹落,无人欣赏,如同她的寂寞无人理解。"妒猧儿巧入,仙裙瞥露,银蒜声低",进一步渲染了闺房的寂静,连小狗都似乎懂得她的哀愁,悄悄地溜进来。"生来命薄,香斑竹子,曾渍湘妃",借湘妃泪洒斑竹的典故,表达女子命运多舛,情感深沉。"化作波纹,任数遍千条万缕,愁样丝丝",将愁绪比喻为湘妃泪化成的波纹,缠绵悱恻。"香消夜永,料汉宫门巷如斯",女子设想皇宫深处也应有相似的长夜难眠,增添了共鸣感。最后,"荡漾处,便真珠织就,衔花燕子,都要嫌伊",以燕子都不愿停留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孤独和无望。整体来看,赵熙的《湘春夜月·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子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无奈。
猜您喜欢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寄顾荃士太史
清·何其超
见日值君病,别来弥复思。闭门晚花落,曳杖青山期。世味归田录,秋怀愈疟诗。故人如问讯,心事岳云知。
望远行
明末清初·屈大均
一朵青山一朵愁。飞瀑泪争流。夕阳更作一天秋。谁忍上高楼。花已落,不须春。镜台交与流尘。玉颜难再是西秦。魂梦且教逐行云。命薄古如此,枉用湿罗巾。
意难忘·秋闺
清·毛重芳
霜叶惊秋,渐庭梧乱落,翠影频收。桂屏香暗锁,羌笛弄深愁。蛩语切、晚砧幽。凉月印前洲。问夜来、几分寒色,未满衾裯。盘中玉露轻浮。却和成珠泪、日为君留。纵鱼笺十幅,谁寄海西头.....
重叠金(其八)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
翠桐疏雨抛珠泪。泪珠抛雨疏桐翠。愁黛远山秋。秋山远黛愁。影娥窥绿井。井绿窥娥影。红蕙晚庭中。中庭晚蕙红。
醉太平(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罗衣绣纹。帘衣翠痕。去年花底温存。又今年断魂。啼鹃送春。啼莺恨人。梨花燕子重门。剩东风二分。
烛影摇红·甲寅除夕
清·况周颐
问讯梅花,早春消息残寒外。小窗儿女自团圞,幽恨凭谁解。往事思量莫再。隔朦胧、金炉翠霭。为谁诗鬓,苦恨消磨,年年春在。鬯好屠苏,引杯不分愁如海。椒红柏绿总依然,谁念朱颜改。.....
醉花阴·闺情
明末清初·沈谦
西窗斜日花阴下。正梳头才罢。对镜几徘徊,未到黄昏,又把云鬟卸。屏风自掩深寒夜。剪银台灯灺。收取入香奁,狼藉春山,留待檀郎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