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
裳
中
序
第
一
·
清
时
官
翰
林
院
在
成
都
者
,
群
出
宋
前
辈
芸
子
后
,
八
月
摄
影
,
命
曰
《
五
云
秋
禊
图
》
三
清
一
梦
隔
,
但
说
西
京
双
鬓
白
。
回
念
蓬
莱
缥
碧
。
送
春
夜
漏
声
,
璇
霄
风
色
。
卿
云
故
国
。
擅
玉
堂
、
天
上
词
笔
。
群
仙
会
、
八
方
使
节
,
搢
笏
玉
皇
侧
。
凄
绝
。
镜
中
人
集
,
认
锦
水
、
铜
驼
巷
陌
。
临
江
还
少
废
宅
。
剩
托
鱼
陂
,
送
老
禅
伯
,
九
秋
悲
也
得
。
胜
万
古
消
愁
示
疾
。
贞
元
影
、
不
祥
同
祓
,
唤
取
五
云
客
。
写景
抒情
怀古
情感
秋节
成都
山水
怀旧
节气
悼亡
赏析
这首诗是赵熙在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所作,以《霓裳中序第一》为词牌,描绘了成都翰林院官员们对宋朝前辈芸子的追忆和对清时官场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三清一梦”和“西京双鬓白”的意象,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沧桑之感。"蓬莱缥碧"和"璇霄风色"则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暗示着对过去的理想与怀念。“卿云故国”和“天上词笔”赞美了前辈的才华,而“群仙会、八方使节”则寓言了朝廷的繁盛景象。“凄绝”之后,诗人将视线转向现实,提及“锦水”、“铜驼巷陌”,描绘了成都的历史遗迹,以及“临江废宅”的衰败,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哀叹。“剩托鱼陂,送老禅伯”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九秋悲也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凉之情。最后,诗人以“贞元影、不祥同祓”寄托对过去的清洗,希望唤来“五云客”(可能象征吉祥或仙人),以求慰藉和解脱。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赵熙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思。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