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秋景
地点黄河
情感思乡
怀古
抒情
节气秋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黄河平原景象,给人以辽阔与静谧之感。"大河平野正穷秋"一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黄河流域在秋季的萧瑟气氛,其中“穷秋”二字传达了一种萧条凄凉之意,给人以深远的思考。接下来的"羸马羸僮古渡头",则通过对岸边羸马羸僮(即马匹稀少)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一种荒凉与静寂感。诗的后两句“昨夜莲花峰下月,隔帘相伴到明愁。”转而营造了一种温馨与孤独交织的情境。这里的“莲花峰”可能是虚构的地名,但它与"古渡头"一同,烘托出诗人寓所之地的幽深与美丽。而“隔帘相伴到明愁”,则流露出诗人在夜晚对月光的依恋,以及那种直至黎明都难以释怀的情感。这里的“明愁”二字,既可以理解为清晨的忧虑,也可能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和思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艺术造诣。

罗邺

154首
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您喜欢

中川长望诗
南北朝·王僧孺
长川杳难即,四望四无极。安流宁可值,愤风方未息。危帆渡中悬,孤光岩下昃。岸际树难辨,云中鸟易识。莫恨东复西,谁知迂且直。故乡相思者,当春爱颜色。独写千行泪,谁同万里忆。
千峰榭
宋·吕希纯
古郡千山里,高台六月凉。开轩背城市,伏槛即林塘。白佛当平远,乌龙插昊苍。水风生枕簟,岚翠扑衣裳。欲雨高峰暗,新晴瀑布长。稻塍分锦绣,松岭奏笙簧。自昔多贤守,于今载雅章。承.....
开元天宝杂咏·有脚阳春
宋·萧立之
有脚□□□□□,开元人物晓天星。满颐雪刺归何处,坐看秋风入禁庭。
和韵答都昌胡令论诗
宋·项安世
竹屋芦门映短墙,夜深宜月晓宜霜。青山顾我如相识,白水粘天似故乡。光景万端皆好句,肝肠百鍊见真刚。今君正与民同乐,安得清愁满腹装。
白苧·早秋饮蘧庵先生宅隔墙闻弦索声
清·陈维崧
淡银河,映缸面,红鳞微白。蕉轩梧径,雅称秋晴寂历。更蒙茸、幽花杂卉遍狼籍。快意尽樽前,休苦问、战旗消息。日没杯阑,再向空阶布席。有万斛西风,把小墀都拭。疑惑。几层薜荔,一.....
寄书上人
宋·陈尧佐
阶前春色长苔斑,避俗常闻昼掩关。一榻琴书双阙寺,片心泉石二林山。江楼把酒云供望,松院支筇鹤对闲。谁向风骚为消息,此身元在寂寥间。
江南好(其十)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湘江好,风景最宜秋。潮落千帆争树出,江清双鸟向人愁。沉醉洞庭舟。
醒心亭
宋·陈宾
亭以醒心名,心与亭何与。物各有感通,此理贵深喻。岘山峙丰碑,见者皆堕泪。推类尽其馀,庶表名亭义。我昨发莆阳,春光正明媚。肩舆撼顿间,思虑杂劳勚。行行复行行,至此若沾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