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东
田
诗
戚
戚
苦
无
悰
,
携
手
共
行
乐
。
寻
云
陟
累
榭
,
随
山
望
菌
阁
。
远
树
暧
阡
阡
,
生
烟
纷
漠
漠
。
鱼
戏
新
荷
动
,
鸟
散
馀
花
落
。
不
对
芳
春
酒
,
还
望
青
山
郭
。
写景
抒情
写山
写水
写鸟
春天
田园
译文
忧愁满满无乐趣,手牵手共同寻找快乐。
登高寻找云中亭台,沿着山峦遥望菌类覆盖的楼阁。
远处树木茂盛一片朦胧,轻烟纷纷扬扬弥漫空中。
鱼儿戏水触动新荷,飞鸟散去余下花瓣飘落。
未对着春日美酒,却依然眺望那青翠的城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的平静。开篇“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表达了与伴侣共同漫步于大自然中所体验到的快乐与满足。而“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则显示出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和探索。这里,“累榭”指的是层叠相连的小丘或土台,而“菌阁”可能是指山中的一种奇特的景观。接着,“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描绘了远处树木和天际交接之处氤氲可人的景象,而“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则展示了水边荷叶间欢畅的鱼儿与空中飘落的花瓣,生动展现了夏日田园的活力。最后,“不对芳春酒,還望青山郭”,诗人似乎在表达,即便是美酒佳肴,也无法比得上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美好。这里“青山郭”指的是远处的青翠山峦,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永恒向往。整首诗语言平和、意境清新,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谢朓
174首
谢朓(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之后,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499)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36岁。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汉族。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