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
江
南
·
冬
景
八
阕
(
其
六
)
花
落
尽
,
栏
外
晓
烟
空
。
拾
翠
芳
洲
人
寂
寂
,
题
红
深
院
月
胧
胧
。
娇
鸟
静
帘
栊
。
沉
香
倚
,
倾
国
想
芳
容
。
百
卉
庭
前
凋
玉
露
,
一
枝
陇
上
报
春
风
。
折
向
胆
瓶
中
。
写景
咏物
写花
季节
冬景
折花
情思
描述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清晨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首句“花落尽,栏外晓烟空”,描绘了冬日清晨,花朵凋零,栏杆外只有淡淡的晨雾,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拾翠芳洲人寂寂”一句,将视线转向河洲,那里虽然有人在采集翠色的植物,但整个场景依然显得寂静无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题红深院月胧胧”则将视角转至夜晚,深院之中,月光朦胧,红叶或花瓣被轻轻题写,增添了几分浪漫与神秘。接下来,“娇鸟静帘栊”一句,以“娇鸟”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仿佛连鸟儿也感受到了这份静谧,静静地栖息在帘栊之上。“沉香倚,倾国想芳容”两句,将情感引向更深层次,沉香的香气与倾国之美的想象交织在一起,不仅描绘了物质世界的美好,更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美人的向往和赞美。最后,“百卉庭前凋玉露,一枝陇上报春风”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描述了庭前百花凋零,后句却描绘了一枝陇上春风吹拂,生机勃勃,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这种对比,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折向胆瓶中”一句,收尾巧妙,将整幅画面定格,仿佛将这冬日的美景永远保存在心中,或是通过折取一枝春意盎然的花朵,将这份美好带入日常生活之中,传递着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冬日特有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沈宜修
198首
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您喜欢
满庭芳
宋·李清照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尽,犹赖有梨花。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
陈公哲梅花百咏(其二)
宋末元初·戴表元
雪后西湖空碧波,酒徒消散也无多。白头醒眼春风里,奈此梅花百咏何。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宋·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沈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与子坦子聿元敏犯寒至东园寻梅
宋·陆游
北风吹人身欲僵,老翁畏冷昼闭房。梅花忽报消息动,意气山立非复常。二儿一孙奉此老,瘦藤夭矫凌风霜。幽禽白颊忽满树,似与我辈争翱翔。沟绝无声冻地裂,耿耿寒日青无光。归来相视不.....
夷则商国香慢·赋子固凌波图
宋·周密
玉润金明。记曲屏小几,剪叶移根。经年汜人重见,瘦影娉婷。雨带风襟零乱,步云冷、鹅管吹春。相逢旧京洛,素靥尘缁,仙掌霜凝。国香流落恨,正冰铺翠薄,谁念遗簪。水天空远,应念矾.....
满路花·夜抵江城,闻蜡梅香,同刘易台柬黄艾罨
明末清初·张夏
芦遮曲岸天,竹碎沙滩月。榜人乘夜渡、呼声捷。严寒堕指,百丈迎风折。星芒动金阙。送下栴檀,却随鼓角清越。常年于役,半刺怀磨减。何如茅屋卧、耑修业。暗麝飘来,此亦晨钟发。素交.....
十咏图(其三)玉蝴蝶花
宋·张维
雪朵中间蓓蕾齐,骤开尤觉绣工迟。品高多说琼花似,曲妙谁将玉笛吹。散舞不休零晚树,团飞无定撼风枝。漆园如有须为梦,若在蓝田种更宜。
杨懋臣以红墨梅二幅赠彦真命题其上(其二)
元·凌云翰
人到英溪识浚仪,寒窗索句重相思。江空岁晚无芳草,聊折琼瑶赠一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