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

怀

写景
秋天
写雨
咏物
菊花
怀古
抒情
友情
佳节
秋节
节气

赏析

这首《水龙吟》描绘了立冬之后,秋雨绵绵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词人杨葆光以“卷帘还是秋风”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秋意渐浓的场景中,秋风卷起帘幕,似乎在邀请人们一同感受这季节的变换。“殷勤留得秋光住”,一句表达了对秋天美景的珍惜与留恋,秋光仿佛被特意挽留,不让其匆匆离去。接着,“开残菊朵,为秋憔悴,更禁细雨”,通过凋零的菊花和细雨的侵袭,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凄美,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赖有平泉,清华水木,湖山佳处”,词人在此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平泉、水木、湖山构成了理想中的宁静之地,是心灵得以栖息的所在。接下来的“比停舟慧锡,名园眺赏,依旧是,花无数”,则表达了即使在这样的季节里,依然能发现生命之美,名园之中,花儿依旧绽放,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淮海而今重遇。只坡公、最联心素”,这里提到了苏轼(坡公),表达了词人对苏轼作品及精神的共鸣,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接下来的“瓣香有约,鸥踪飘泊,胜游轻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无论是与友人的相聚,还是独自漂泊,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最后,“折柬今朝,徵君旧事,画图看取”,词人通过书信与友人分享今日之乐,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相聚。而“待他年觅个,新罗妙手,写兹良聚”,则是对未来相聚的憧憬,希望有技艺高超的画家能捕捉到这份美好,留下永恒的记忆。整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词人对生活、友情、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与诗友会宿
宋·寇准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