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颂
二
十
一
首
(
其
十
一
)
十
日
梅
天
晓
未
晴
,
千
岩
俱
作
偃
溪
声
。
直
饶
透
出
威
音
外
,
犹
较
曹
山
半
月
程
。
写景
山水
夏天
抒情
哲理
直抒胸臆
咏物
梅花
赏析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坚璧所作,名为《偈颂二十一首(其十一)》。诗中描绘了连日阴雨的梅雨季节,清晨时分天空仍未放晴,山间的溪流声仿佛在讲述着大自然的故事。诗人以“千岩俱作偃溪声”形象地写出山岩间水流潺潺,如同低语或叹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湿润的氛围。接着,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即使这梅雨带来的声音穿透了寻常的听觉范围,即“直饶透出威音外”,它仍然无法与曹山半月的宁静相比。曹山半月,可能指的是曹溪的月色,曹溪是佛教禅宗的重要圣地,这里的“半月程”暗指曹溪的禅修体验,暗示了诗人对超越世俗喧嚣、寻求内心平静的向往。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梅雨天气和山水之声,寓含了禅宗对于超脱尘世、静心修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洞察。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