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写景
写山
山水
怀古
抒情
秋节
佳节
情感
思乡
赞美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铁保的《登摄山最高峰》描绘了摄山峻峭的山峰和奇特的自然景观。首句“危峰崱屴千岩外”展现了山势的险峻,仿佛超出寻常的岩石屏障之外。"瘦削芙蓉入渺溟"则以芙蓉比喻山峰,形容其挺拔秀丽,直插云天,融入浩渺的大海之中。接下来,“龙虎气蒸钟阜白”运用神话色彩,暗示山中灵气蒸腾,犹如龙虎之气,映衬着山巅的洁白。"金焦影蘸海门青"描绘了金山、焦山倒映在海面的景象,色彩鲜明,富有动态感。“时平莫问山多隐”表达了对和平时期的感慨,劝诫人们在太平盛世不必过多关注隐士的生活。"僧老方知药有灵"则借僧人的经历,暗示山中的草木药材具有神奇的疗效。最后,“欲访江郎旧亭馆,碧云红树几飘零”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江淹(江郎)昔日的遗迹,但眼前的碧云红树却让人感叹人事变迁,物是人非。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寓言抒怀,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