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山水
记梦
地点
鄱阳
月亮

赏析

这首诗《寄题鄱阳一江亭》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夜晚江边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感慨。首句“一江明月夜归迟”,描绘了一幅月光如水、江面波光粼粼的夜晚景象,诗人似乎在忙碌或等待中归来,晚归的情境与明亮的月色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次句“萧洒斋中小范诗”,转而描述诗人回到斋中,或许是在阅读或吟诵着小范(即范仲淹)的诗篇。这里的“小范”不仅指出了诗人对范仲淹作品的喜爱,也暗示了诗人追求的高雅与淡泊的生活态度。第三句“亭自我名犹未赏”,点明了诗人的目的——他想要亲自游览并欣赏名为“一江亭”的地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和探索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期待与好奇的心情。最后一句“梦游江静月明时”,以梦境的形式结束全诗,将读者带入一个想象中的宁静夜晚,江面平静,月光皎洁,仿佛诗人已经置身于那片美丽景色之中,享受着心灵的宁静与满足。这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泊。

王十朋

2200首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您喜欢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次云松访复婴宿万年宫
元末明初·蓝仁
闻道寻仙叩洞门,清溪古木路斜分。桃花满地飞红雨,橘树悬崖涨绿云。讲罢先天烟篆冷,梦回斜月玉笙闻。高秋也欲扶衰病,共候山中白马君。
到龙井寺(其四)
宋·郑清之
十里轻轩憩佛庐,梦身差记蝶蘧蘧。伊蒲巧作鱼虾样,矮笋新镵茧栗株。暂到欲陪僧夏静,等闲生怕俗尘污。计然老去翻多事,空挽西施向五湖。
寄句曲外史
元末明初·郯韶
掬溜室中清夜分,相过曾此说幽文。入池星斗当窗见,枕席波涛隔树闻。头上鹖冠朝老子,手中龙节候元君。欲从世外求玄赏,鸡犬岩头有白云。
题倪元镇先生小景
明·管讷
泖上相逢记昔年,风姿晔晔似神仙。如今看画浑疑梦,春树云林一惘然。
题吴冬官淮南别意卷
明·周瑛
江馆三年梦,云山万里秋。欲知相别意,淮水向东流。
镜岩歌为镜方彭及予赋
明·刘崧
君不见南山山前一片石,崭然壁立当流泉。皎如千年青铜镜,挂在万仞高崖巅。泉流日冲激,烟云相荡摩。鱼龙过之不敢睨,如有神物严撝呵。夜深月明从东来,但见五色灿烂寒光开。扫空婆娑.....
妙香词
唐·不详
劝君酒莫辞,花落抛旧枝。只有北邙山下月,清光到死也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