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
山水田园
离别
怀古
思乡
友情
节气
江水
山城
季节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至日寄二弟》。诗中描绘了冬至时节,诗人身处山城白帝旁,感受到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诗人在描述中,通过“云物”、“山城”、“鬓丝”、“日线”等意象,细腻地展现了时光流转与个人情感的交织。首句“云物书何处”,以“云物”象征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象,引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山城白帝旁”点明地点,山城与白帝城相呼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接下来,“鬓丝惊渐短,日线喜初长”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岁月的流逝比作鬓发的逐渐变短和日光的逐渐延长,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新一年开始的喜悦。“江冷鱼思复,阳回雁恋行”则进一步描绘了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象。江水因寒冷而显得更加宁静,鱼儿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随着太阳的回归,大雁也开始了迁徙的旅程,表达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与和谐共处。最后,“小舟吾已具,命下即还乡”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准备乘舟归乡的心愿,充满了对家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季节变化的敏感感知,以及对家庭、故乡的深切眷恋。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语言流畅自然,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自然与情感的独特洞察与表达。

王十朋

2200首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您喜欢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
见独斯行叔绮子为赴春试一出江头送别殊令牵怀聊为巴阑行一首以道此意云尔
宋·林亦之
巴阑独还岁月深,相送出门自沉吟。十年交旧总如许,狂歌一曲伤人心。今人读书如过客,壶飧只向市头索。吾曹苦思肠几穿,安得相逢不索莫。念我平生弄典坟,六月北窗长闭门。雕肝篆肺得.....
非狂
明末清初·屈大均
非狂人不信,尽作酒徒看。市上无屠者,淮阴有钓竿。英雄宜发白,老大更心丹。惨淡风云会,时来定不难。
元夕
宋·方岳
茅屋相看冷似冰,蒲团孤坐澹于僧。数行老墨閒居赋,一炷寒灯耐久朋。时异不供三太息,吾衰何啻百无能。后山亦有梅花月,不复年时兴可乘。
少年游·得王子常同年凤阳书,并示《春感》四阕,即次来韵,并怀逸珊夫人(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
枇杷欲熟问园官。来佐酒杯宽。松下棋奁,柳边锻灶,宜称竹皮冠。白发同年江海隔,书字报平安。想见高楼,青娥送酒,半臂不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