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阳
后
六
日
家
太
史
泓
兄
署
中
观
菊
,
兼
呈
高
矩
亭
龙
山
未
遂
登
临
兴
,
官
署
仍
依
篱
畔
香
。
浅
碧
丛
中
舒
晚
色
,
深
红
队
里
傲
微
霜
。
花
枝
烂
若
金
莲
燄
,
诗
思
清
同
玉
漏
长
。
吟
咏
更
逢
高
季
迪
,
客
窗
重
与
醉
萸
觞
。
写景
秋节
写花
菊花
抒情
友情
赞颂
地点
官署
节令
重阳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家太史泓兄的官署中观赏菊花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友情的珍惜。首联“龙山未遂登临兴,官署仍依篱畔香”以龙山典故开篇,表达了未能登临赏菊的遗憾,但转而发现官署旁的篱笆边依然飘散着菊花的香气,引出下文对菊花的细致观察和赞美。颔联“浅碧丛中舒晚色,深红队里傲微霜”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菊花在不同色彩背景下的美丽姿态。浅碧的菊花在傍晚的余晖中展现其温柔之美,而深红的菊花则在微霜的侵袭下展现出坚韧不屈的风骨。颈联“花枝烂若金莲焰,诗思清同玉漏长”进一步赞美菊花的色泽和诗人的灵感。将菊花比作金莲火焰,生动地展现了其耀眼的光芒;同时,诗人的思绪如同悠长的玉漏,清澈而深远,与菊花的美相得益彰。尾联“吟咏更逢高季迪,客窗重与醉萸觞”点明了与友人共赏菊花、饮酒赋诗的情景。高季迪是古代著名的画家,此处借指友人,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菊花旁吟诗作画、畅饮茱萸酒的欢乐时光,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诗人的感慨,同时也融入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唐·李敬伯
台上起凉风,乘闲览岁功。自随台席贵,尽许羽觞同。楼殿斜晖照,江山极望通。赋诗思共乐,俱得咏时丰。
花朝过刘金吾斋阁小饮即席赋
明·胡应麟
暖日暄风半画堂,金吾西第暮传觞。图书粲烂偏盈架,绿竹参差尽绕梁。赋就桃花潜弄色,吟馀梅萼乱飞香。接䍦颠倒休辞醉,能忆通家旧雁行。
元夕前一日侍大人邀胡孝辕德州姚孟承山人小集得文字
明末清初·彭孙贻
张镫高馆漏稀闻,萝薜簪缨对隐君。照席何人怀似月,生风四座客如云。刻残银烛催花落,禁启金吾识夜分。尽醉莫教愁坠舄,尚容进履挹馀芬。
蝶恋花·秦乐家赏花
宋·张孝祥
烂烂明霞红日暮。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倾国倾城恨无语。彩鸾祥凤来还去。爱花常为花留住。今岁风光,又是前春处。醉倒扶归也休诉。习池人笑山翁语。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秋晴曲江望太一纳归云赋附歌
唐·乔潭
节彼南山兮人所瞻,施此云雨兮济君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