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写景
豪放
怀古
抒情
赞美
写水
地点
黄河
秋节
情感
壮志

赏析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水龙吟·过黄河》描绘了黄河壮丽的景象和历史的沧桑。开篇“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以浩渺的黄河水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长河。接下来,“经天互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展现了黄河源头的神秘与气势。“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黄河水流的狂放与力量,如同神浪狂飙,震撼人心。诗人接着感慨中原的雄壮王气,赞美其千年不衰的辉煌。“鼓枻茫茫万里,棹歌声、响凝空碧”则描绘了舟行黄河之上,歌声悠扬,空旷辽远,体现了壮游的豪情。诗人意欲乘槎探索银河,“直穷银汉,问津深入”,表达了对未知宇宙的好奇和探索精神。最后,诗人以“唤君平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收尾,借典故表达自己超越世俗,追求超然心境的愿望,同时也暗含对友人的呼唤和对知识探索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黄河为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感慨和个人志向,展现了元代文人对壮美河山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许有壬

441首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十六夜月
宋·刘黻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东溪精舍杂咏为吴中美作
明·王恭
延陵精舍东溪口,六曲屏山对虚牖。绝壁连冈入万松,一涧盘陀大如斗。盘石垂萝密更偏,黄精潭上写冰弦。化成水月三千界,古洞烟霞小有天。烟霞杳微茫,水月澹忘知。谁知鲁中叟,发彼川.....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