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春天
梅花
抒发情感
场景
田园生活
抒情
梦境

译文

山上的树木落下梅花,飘落在乡村人家。
乡村人有什么?满满一瓮陈年好酒。
他带着酒上了春天的高台,边走边唱,与落下的梅花为伴。
喝醉后躺在明亮的月光下,乘着梦境游览天台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两句,通过对梅花飘零的情景描写,传达出季节更替和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意境。"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则转换了视角,从野人的生活状态切入,展示了一种自在自得、简朴而富足的田园生活。"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享受与感悟,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然,是一幅生动的春日图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则是诗歌的高潮部分,不仅描绘了诗人饮酒后的惬意状态,也象征着超脱世俗束缚,与自然、宇宙融为一体的精神境界。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的情感和生动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田园诗的佳作。

刘希夷

40首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唐朝诗人。一名庭芝,汉族。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