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日
行
歌
山
树
落
梅
花
,
飞
落
野
人
家
。
野
人
何
所
有
,
满
瓮
阳
春
酒
。
携
酒
上
春
台
,
行
歌
伴
落
梅
。
醉
罢
卧
明
月
,
乘
梦
游
天
台
。
写景抒情
春天
梅花
抒发情感
场景
田园生活
抒情
梦境
译文
山上的树木落下梅花,飘落在乡村人家。
乡村人有什么?满满一瓮陈年好酒。
他带着酒上了春天的高台,边走边唱,与落下的梅花为伴。
喝醉后躺在明亮的月光下,乘着梦境游览天台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两句,通过对梅花飘零的情景描写,传达出季节更替和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意境。"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则转换了视角,从野人的生活状态切入,展示了一种自在自得、简朴而富足的田园生活。"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享受与感悟,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然,是一幅生动的春日图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则是诗歌的高潮部分,不仅描绘了诗人饮酒后的惬意状态,也象征着超脱世俗束缚,与自然、宇宙融为一体的精神境界。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的情感和生动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田园诗的佳作。
刘希夷
40首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唐朝诗人。一名庭芝,汉族。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猜您喜欢
王园观梅主人置酒莫归(其二)
宋·吕本中
日没未没雾索山,古寺松门欲上关。尚有香风泛衣袖,儿童知我探春还。
四用韵(其七)
宋末元初·杨公远
捲起黄紬被,何消道放衙。瓦盆常贮酒,雪水旋煎茶。但得诗联稳,从教竹屋斜。助侬高兴处,索笑共梅花。
寄友三首(其三)
唐·唐彦谦
客里逢春一惘然,梅花落尽柳如烟。无情最恨东来雁,底事音书不肯传。
对酒曲二首(其一)
唐·贾至
梅发柳依依,黄鹂历乱飞。当歌怜景色,对酒惜芳菲。曲水浮花气,流风散舞衣。通宵留暮雨,上客莫言归。
春光叠旧作秋光诗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东皇试神贲,佳处不能藏。骀荡风依律,熙怡物向阳。坞明梅雪白,堤暗柳烟苍。画壁银釭换,雕盘紫菂香。乐予知尔许,来矣自何方。探取花开未,山凹步晓凉。
和常州崔使君咏后庭梅二首(其二)
唐·孙逖
梅院重门掩,遥遥歌吹边。庭深人不见,春至曲能传。花落弹棋处,香来荐枕前。使君停五马,行乐此中偏。
次韵周侍御见梅三首(其三)
明·张诩
数点庖羲画,根枝体用周。未舒佳实在,忽放异香浮。世界梨花梦,人心粉蝶谋。回头尔孤凤,百卉鸟啁啾。
落梅
明·陈继儒
春色未曾半,罗浮梦已空。玉鳞飞寂寂,翠羽怨匆匆。雪打窗前月,香消笛里风。逡巡寻一醉,驴背有诗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