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桑
杨
柳
送
行
人
,
青
青
西
入
秦
。
谁
家
采
桑
女
,
楼
上
不
胜
春
。
盈
盈
灞
水
曲
,
步
步
春
芳
绿
。
红
脸
耀
明
珠
,
绛
唇
含
白
玉
。
回
首
渭
桥
东
,
遥
怜
春
色
同
。
青
丝
娇
落
日
,
缃
绮
弄
春
风
。
携
笼
长
叹
息
,
逶
迟
恋
春
色
。
看
花
若
有
情
,
倚
树
疑
无
力
。
薄
暮
思
悠
悠
,
使
君
南
陌
头
。
相
逢
不
相
识
,
归
去
梦
青
楼
。
写景
抒情
春景
离别
怀古
情感
思乡
相思
译文
杨柳轻柔地送别行人,翠绿的枝条向西延伸至秦国。
不知哪家的采桑女子,在楼上被春色压得难以承受。
碧波荡漾的灞水湾,每一步都踏着春天的绿色。
红润的脸庞如明珠般耀眼,朱唇含笑似白玉般温润。
回头望向渭桥东边,心中怜惜那同样明媚的春光。
青丝在夕阳下柔美摇曳,女子身着浅黄色丝绸衣裙在春风中嬉戏。
她提着篮子长叹,依恋不舍这春色。
若对花儿有情感,她倚靠树干仿佛力不从心。
傍晚思绪绵长,她在南陌街头遥想使君。
相遇却不相识,离去后只在梦中回到那青楼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在春天采桑时与行人告别的情景。开篇“杨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两句通过杨柳依依不舍的形象传达了离别之情,背景设定为春日的长安城外。接着,“谁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勾勒出女子采桑的场景,并以“楼上不胜春”暗示她美貌如同春天一般鲜艳动人。下文“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绿”则写出了春日里水边小路两旁花开满径的情趣。在“红脸耀明珠,绛唇含白玉”中,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将她的面颊比喻为明珠,嘴唇如同绛色(深红色)的白玉,突显出她肌肤之细腻和容颜之艳丽。“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采桑女的怀念。"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则描写了女子发髻轻盈、细致入微,以及她与春风的亲昵。“携笼长叹息,逶迟恋春色”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春光的不舍和对采桑女的深情。"看花若有情,倚树疑无力"则通过观赏花卉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慨,好像连花草都能感受到他的情思。最后,“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头”和“相逢不相识,归去梦青楼”两句,抒发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采桑女未曾深交而又离别的无奈。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女子美貌以及人生离合之情的深刻体验。
刘希夷
40首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唐朝诗人。一名庭芝,汉族。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