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姿
西
写景
抒情
怀古
闺怨
春天
写花
柳树
情感
山水
悼亡

译文

春天的女子容貌如美玉,哀怨的歌声唱着阳春曲。
巫山的春树映红了,沅湘的春草一片翠绿。
自怜自己妖娆的身姿,在独自打扮的时候。
愁绪随着杨柳摇曳,春天结束时纷乱如丝。
目光所及千里之外,悠悠的春江水绵延不断。
常常想念边关的人,忧郁地躺在闺房中。
还在说春花凋零,却不知秋风已起。
娇媚的爱情还未结束,悲伤与凄凉就此开始。
回忆起昔日楚王的宫殿,玉楼里脂粉红艳。
细腰轻舞在明月下,长袖飘动在春风中。
青春容貌已随岁月消逝,时光不再回转。
桑树林变为东海,昔日的荣华如今何处?
劝告桃李般的美丽,为何深闺女子如此重负。
只看见楚王的陵墓,只有几株松树孤独矗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春女行》,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女子的美貌,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失落繁华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可以分为几部分来鉴赏。首先,"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 一句,既描绘出女子的美丽,如同精致的玉器,又透露出她心中所怀抱的怨恨和哀伤,这种情感与春天的明媚阳光形成鲜明对比。接着,"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 描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红色的花朵在巫山上绽放,而沅水和湘江两岸则是一片生长旺盛的绿色。这些景物都是春天的典型象征,但是在诗中,它们并没有带来通常所期望的欢愉和活力,反而是与女子的情感相呼应,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自怜妖艳姿,妆成独见时" 一句,则更加深入地表达了诗中女主角色的内心世界。她自恋自己的美丽,但这种美丽却是孤独的,只有她自己知道。这里的“妖艳”一词,不仅形容她的外貌,也揭示了她的内在情感复杂而又有些许诱惑人的特质。"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 描绘了一幅春天即将结束的情景。杨柳随风舞动,而春天的繁华则像纷飞的丝线一样四处散落,这些都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奈和留恋。"目极千馀里,悠悠春江水" 这两句诗,是从视觉到听觉的转换。女子凝望着远方,她的目光穿越了千山万水,而那悠长的春江水声,则是她心中的忧郁旋律。接下来的几句 "频想玉关人,愁卧金闺里。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风起" 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无情变迁的感慨。女子在华丽的闺房中,思念着那位远方的人,而外界的春花已经凋零,秋风即将到来,这一切都让她的愁绪更加深重。"娇爱犹未终,悲凉从此始" 这两句,则是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现实中无法挽留这些美好的一种无奈的抒发。尽管依然有几分对往昔的娇爱之情,但这种感觉已经渐渐转变为一种深刻的悲凉。最后,"忆昔楚王宫,玉楼妆粉红。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一段,是对历史上某个美好时刻的追忆。这不仅是女子个人的记忆,也是对于整个时代和文明的一种怀念。而 "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寄言桃李容,胡为闺閤重" 则是对过往繁华的反思和哀叹。在这里,诗人通过女子之口,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和失落的荣华进行了无情的质问。自然界的变化,如桑林变成东海,象征着一切都在时间的洪流中不断改变,而昔日的富贵与繁华又何去矣?"寄言桃李容,胡为闺閤重" 则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和不解,是女子内心深处对于无法挽留过往美好的哀伤。全诗以春天作为背景,通过春女的形象,抒写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悲凉,以及对失落繁华的无尽感慨。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无情流逝的哀愁,也反映出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忧伤,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和情感的古典诗篇。

刘希夷

40首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唐朝诗人。一名庭芝,汉族。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