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离别
送别
哲理
咏物
地点

赏析

这首诗以“白云堆里冷难辞”开篇,描绘了一幅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寒气逼人,难以脱身的景象。接着,“鍊得身心百不知”,表达了诗人对于修炼身心,达到一种超脱世俗、忘却尘世烦恼的境界的追求。通过“试问凌霄峰顶月,何人先见上松时”这一问句,诗人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引人深思:在那高耸入云的峰顶,皎洁的月光下,究竟是谁先于他人,看到了松树的生长?这不仅是在询问时间的先后,更是在探讨人生的先觉与后觉,以及对事物认知的深浅。整体而言,这首诗借景抒情,寓言于物,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认知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超越表面现象、深入内心世界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哲理性和象征性。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