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
病中思虑
病痛
疗愈
情感惆怅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病甚有作(其七)》。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疾病时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首句“世间万事我何豫”,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出对世间万物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世间的种种事情与自己无关,自己并不关心。然而,紧接着的“其奈百感偏婴心”却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尽管表面上看似超脱,但内心深处仍被各种情绪所困扰,无法摆脱。“此病天痼不可疗”,诗人直面自己的疾病,将其比作天赐的不可治愈之病,暗示了疾病的严重性和不可逆转性。这里不仅描述了身体上的痛苦,更深层地反映了对生命脆弱性的认识和无奈。“扁佗束手空沉吟”,引用了古代名医扁鹊和华佗的故事,比喻他们面对如此严重的疾病也束手无策,只能默默叹息。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疾病之重,以及人类在自然法则面前的无力感。全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矛盾心情:一方面渴望超脱世俗,另一方面又无法避免内心的情感波动;一方面认识到生命的有限和脆弱,另一方面又对生命充满敬畏和感慨。这种深刻的自我反思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具体情境的普遍意义,引发了读者对生命、健康、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

全祖望

798首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您喜欢

浣溪沙(其六)赋清虚
宋·辛弃疾
强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
病客吟
唐·孟郊
主人夜呻吟,皆入妻子心。客子昼呻吟,徒为虫鸟音。妻子手中病,愁思不复深。童仆手中病,忧危独难任。丈夫久飘泊,神气自然沈。况于滞疾中,何人免嘘?。大海亦有涯,高山亦有岑。沈.....
春雨和钱屿沙编修韵
清·曹庭枢
两两溪边水鸟呼,渐看檐际湿模糊。凭栏花重红疑滴,隔座山横翠欲无。吟苦纵愁春冷淡,病多偏稳睡工夫。卷帘自爱虚无景,未要潇湘入画图。
即事九首(其三)
唐·司空图
明时那弃置,多病自迟留。疏磬和吟断,残灯照卧幽。
秋怀(其四)
元末明初·刘基
清晨启扉坐,微风动游龙。离离墙上花,切切砌下蛩。喓喓自成音,灼灼各有容。四序迭推移,衰病情所钟。身羸足巳弱,有愿不得从。愧负天地生,怆悢填心胸。
病居对雨
明·屠侨
秋雨萧萧夜及晨,酿寒云气涨高旻。鸡愁隔幔还妨客,雀啄巡檐不避人。著叶声声初滴沥,随风濯濯太崩沦。无端沸动虚堂思,瘦损还吟病里身。
拔可邀食新荔病冷不克往梦回口渴忆粤中黄皮果不置写寄二绝句(其一)
清·王存
已倦横陈疏女颊,所须丹药火吾宫。爬搔痒垢除巾袜,剩受凉宵一簟风。
次闸口
明末清初·屈大均
忽自投豺虎,生还亦偶然。路迷千里瘴,行尽九真天。梦里知亲病,贫中赖妇贤。那能如孔雀,身上有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