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沿
怀古
春日景色
宴会情景
友情
祝愿
人物
感叹时世

译文

听说江宁以前有个光禄大夫颜延之,就在这北湖攀龙附凤,宴请群僚。
楼船驶入这天镜一样的湖中,锦幔围成宫殿高入云霄。
也唱起了《大风歌》,就像刘邦当年在沛都丰乡作乐一样。
颜延之献上诗章,仿佛像个诗人一样。
我是比不上他了,他像钟山一样孤傲突出。
杨县令文风清穆,高誉响彻东南海隅。
僚幕英才高朋满坐,个个如同玉树临风,一片璀璨。
画着鸟首的船在湖中显弄倒影,个个美女娥眉如水,鬓发叠挂明珠。
乐队新曲新歌引人入胜,吴语昵侬和着古典舞蹈动人心魂。
歌声高亢绕云,听众如痴如醉,皆大欢喜。
声音喧闹,唧唧嘈嘈,笙竽的声音把江月摇碎了。
这里曾经是帝王的宫殿,如今却是打柴割草的地方。
想到这,不禁使人感慨万分,老杨啊喝个底朝天吧。
荣盛之时就应该及时行乐,别让后辈笑话咱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郑獬在春日里陪同杨江宁宴饮时,对古代帝王宫苑繁华景象的感慨和追忆。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宴会的盛大与热闹,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首句“昔闻颜光禄,攀龙宴京湖”,借古人之名,引出宴会的背景,仿佛回到了那个辉煌的时代,与历史人物相会。接下来,“楼船入天镜,帐殿开云衢”描绘了宴会场所的壮丽景象,如同仙境一般,楼船映照在清澈的水面,帐幕在云雾中展开,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君王歌大风,如乐丰沛都”通过君王的歌声,将宴会的气氛推向高潮,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之欢腾。随后,“延年献嘉作,邈与诗人俱”表达了对长寿与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宴会中的艺术表演与文学创作的融合。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过去的赞美上,而是转向了对现实的反思:“我来不及此,独立钟山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无法亲身经历那段辉煌历史的遗憾,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独自面对孤独的感慨。接着,诗人描绘了杨江宁的治理成就:“杨宰穆清飙,芳声腾海隅”,赞扬其政绩卓著,名声远播。宴会现场的豪华与雅致,以及宾客们的欢聚一堂,通过“英寮满四座,粲若琼林敷”、“鹢首弄倒景,蛾眉掇明珠”等诗句得到了生动的展现。宴会中的音乐与舞蹈,更是达到了高潮:“新弦采梨园,古舞娇吴歈”,不仅展现了艺术的魅力,也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最后,“曲度绕云汉,听者皆欢娱”表达了音乐的感染力,使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宴会的结束,并没有带来结束的宁静,而是“鸡栖何嘈嘈,沿月沸笙竽”的热闹场景,月光下,宴后的欢声笑语依然回荡。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然而,历史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昔日的帝王宫苑如今成了人们砍柴烧火的地方:“古之帝宫苑,今乃人樵苏”。这种对比,引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以“感此劝一觞,愿君覆瓢壶”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释放。他希望友人能珍惜眼前的时光,享受生活,不要让后人因历史的变迁而感到惋惜。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宴会的盛况与历史的变迁,以及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深刻思考。

郑獬

433首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猜您喜欢

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见赠以此篇答焉
唐·张九龄
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偶来乘兴者,不值草玄人。契是忘年合,情非累日申。闻君还薄暮,见眷及兹辰。赠我如琼玖,将何报所亲。
和集贤钟郎中
唐末宋初·徐铉
石渠册府神仙署,当用明朝第一人。腰下别悬新印绶,座中皆是故交亲。龙池树色供清景,浴殿香风接近邻。从此翻飞应更远,遍寻三十六天春。
孟嘉
宋·徐钧
广坐人中便识真,德容言貌每相因。龙山落帽相嘲论,引得文章压世人。
寄吕巽伯换酒亭
宋·叶适
琅琊初址未完牢,犹倚虚名用我曹。自可全将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艰危未肯当时共,诞逸空传后代高。还有远孙留墓侧,绕亭寒叶夜骚骚。
送竹洲叶成之归省后参学
宋·葛绍体
禾兴望金华,东西渺天涯。西园堂上翁,鬓影霜欲欺。如何二十年,昼夜梦见之。归荣岂不乐,旅琐宁频归。我来惠而好,鸥浪相追随。青灯几言话,白云每翻思。昊天鉴中扃,少惬平生期。贡.....
招黄慎之东林宴集
元末明初·蓝智
松门石径扫苍苔,休日题书报客来。对雨特迂高士驾,看山先具野人杯。黄花酒熟从教醉,白发诗成不用催。人事寂寥同调少,百年今日笑颜开。
盛阳先生见余和刘羽冲诗亦和以见规有狂奴犹故态旷达是牢骚句敬赋一篇奉答
明·纪坤
旷达非所能,牢骚亦未敢。功名阻坎坷,兵火濒危险。颓然盛年去,久矣壮心减。同龛老弥勒,终日门双掩。忽吟天问篇,戏语非讥贬。譬如蚯蚓蛙,吟噪偶阴窞。焉能执曲谱,细以宫商检。劳.....
送冯济川归蜀
宋·叶绍翁
勇唤东吴万里船,皂囊来奏九重天。一官岂为苏洵冗,诸老宁容贾谊先。满载月归应有命,便耕云去岂无田。竹枝歌罢篷窗掩,到此相思倍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