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黄
时
庸
(
其
二
)
阙
下
初
心
醉
,
堂
中
共
目
成
。
映
尊
梅
未
尽
,
承
步
草
新
生
。
白
雪
听
歌
郢
,
甘
泉
见
赋
京
。
吾
承
骚
雅
后
,
何
限
慰
交
情
。
写景抒情
春景
咏物
怀旧抒情
赞美友情
抒情
写梅
地点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舜臣赠给友人黄时庸的第二首作品,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在京城相聚时的情感交流。首句“阙下初心醉”,描绘了诗人身处皇宫之下,心中怀揣着最初的热忱和情感,暗示了他们友情的深厚。次句“堂中共目成”则写两人目光交汇,心意相通,气氛融洽。“映尊梅未尽,承步草新生”通过酒杯中的梅花和新草,寓言了时光的流转和友情的持久,暗示了他们共度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白雪听歌郢”借用“白雪阳春”的典故,形容他们在音乐中共享艺术之美,如同郢都之人欣赏高雅的歌曲。而“甘泉见赋京”则借甘泉宫的典故,表达对友人在京城才华横溢的赞美。最后两句“吾承骚雅后,何限慰交情”直抒胸臆,诗人自谦为继往开来的骚雅之士,感叹这样的友谊给予他无尽的安慰和支持。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文学共鸣和情感纽带。
李舜臣
224首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您喜欢
秀华续咏(其三十)刘采春
清·黄金石
浙东风味果何如?廉访句留十载余。领略镜湖春色好,因循原不为鲈鱼。
董静传挂冠四圣观
宋末元初·仇远
静挼秋渌洗荷衣,问隐孤山只鹤随。得酒可谋千日醉,挂冠犹恨十年迟。云和家有仙人谱,石鼎今无道士诗。莫对梅花谈世事,此花曾见太平时。
酬族兄润父韵
元·张仲深
长记西湖日日晴,画船齐载管弦声。青青草色裙腰绿,白白梅花粉额明。舞倦玉纤歌扇重,醉挥银笔帕罗轻。今年海上多岑寂,相对篱根郭索行。
二月十日至尉氏
明·高叔嗣
含悽去旧里,秣马顿荒城。是节春将半,崇朝雨再晴。鸧鹒欲作语,杨柳尽垂荣。楚塞杳何所,嗟余方此征。
小饮俯江楼分韵得俯字
宋·陈造
流光肯贷人,春事遽如许。眼不到蜚鸿,身每念缚虎。他日载酒约,坐受阴寒阻。非君韵超俗,畴肯顾羁旅。今朝莺花前,有兴浩莫禦。兹楼可图画,山立瞰江浒。壮侔彭城苏,气吞浔阳庾。乘.....
题马麟花卉小帧(其二)上苑韶光
清·爱新觉罗·弘历
半臂江山犹可撑,韶光上苑正怡情。了知衣紫胜衣白,不见山人觌面迎。
寄题兰皋亭
宋·胡宿
亭下春芳接楚波,金堤勃窣路相过。窗中霁景烟姿远,帘外晨香露气多。红颊倚墙花并蒂,绿阴翻槛树交柯。朝阳定有浮杯乐,醉墨何妨记永和。
玉壶亭
宋·陆游
玉壶亭上小徘徊,闲对残荷把一杯。冠盖交驰期会急,长官未必办频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