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日写景
抒情
读书
秋节
怀古

赏析

这首明代李舜臣的《秋日诸友招饮病体未赴(其五)》描绘了诗人身处的时代背景下,对家乡学者的敬仰以及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感慨。首句“自汉推经术”追溯了家乡学术的源远流长,强调了儒家经典的传承。接着,“吾乡未乏儒”表达了对家乡学者才俊的自豪。“俱操金石奏”形象地比喻学者们致力于学问,如同奏响金石般坚定有力,而“谁止玉堂趋”则暗示他们中有不少有望进入朝廷任职,即“玉堂”(指翰林院或朝廷高位)。诗人以“带水滋星气,高城表海隅”描绘了家乡地理位置的优越,仿佛连海水都滋养着这里的学术氛围,城墙象征着其显赫地位。最后,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期望:“病夫何所望,公等日亨衢”,说自己作为病人,无法亲身参与朋友们的宴饮,只能寄望于他们的仕途顺利,每日都能在仕途上畅通无阻。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扬了家乡学者,也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李舜臣

224首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