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
字
木
兰
花
(
其
七
)
角
声
三
品
。
银
漏
更
残
将
欲
尽
。
盏
遍
华
筵
。
玉
粒
琼
瓯
散
又
圆
。
知
君
洪
量
。
不
用
推
辞
须
一
上
。
满
劝
殷
勤
。
祝
寿
如
同
福
禄
星
。
节日
抒情
祝福
写景
情感
赞颂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王观的《减字木兰花·其七》。诗中通过精致细腻的意象,描绘了一场华丽的宴席景象和喜庆氛围。“角声三品”开篇即设定了一个隆重的节日气氛,可能是指某种仪式上的乐声,也暗示着宴会的三个重要环节。接着,“银漏更残将欲尽”则描绘出时间即将过去的紧迫感,银漏即古代计时用的水漏,形象地展示了时间流逝的概念。“盏遍华筵”继续渲染宴席的豪华气息,盏遍指的是灯火通明,华筵则是精美的筷子,这里强调的是宴会上的光线和餐具都极尽精致。紧接着,“玉粒琼瓯散又圆”则用了比喻手法,将食物比作珍贵的玉石,形容其美味可口且丰盛。“知君洪量”表达了诗人对主人款待之盛大的赞赏,不必客气地一次性满足。最后,“满劝殷勤祝寿如同福禄星”则是对宴会上的热烈祝愿,希望主人的寿辰如同吉祥的福禄星一般。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喜悦和庆祝氛围的场景,同时也彰显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观
35首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现属江苏如皋)人,宋代词人,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对王安石等变法不满,认为王观属于王安石门生,就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名,第二天便将王观罢职。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以一介平民生活。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红芍药》词写人生短暂,从而提出人生应追欢及早,写法亦颇有特色。生于如皋(今江苏如皋),北宋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