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答
陈
石
士
二
首
(
其
一
)
懿
子
垂
缨
鼓
箧
年
,
遗
经
勇
绍
昔
儒
传
。
一
登
云
阁
亲
藜
火
,
十
见
春
城
改
禁
烟
。
远
梦
江
湖
浮
桂
楫
,
旧
居
池
馆
积
苔
钱
。
萧
疏
黄
发
钟
陵
下
,
镇
有
相
思
望
日
边
。
怀古
抒情
思乡
友情
写景
季节
秋
地点
次韵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次韵答陈石士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一位年轻学子继承先贤遗志,勤奋学习的情景。首句“懿子垂缨鼓箧年”以“懿子”指代年轻学子,形象地描绘了他佩戴着象征学识的缨带,手持书籍,准备开始学习的场景。接着,“遗经勇绍昔儒传”表达了这位学子勇于继承古代学者的学问传统,立志成为学识渊博的人。“一登云阁亲藜火”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学子在艰苦的环境中刻苦学习的情景,即使是在简陋的条件下,也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十见春城改禁烟”则通过时间的流逝,暗示学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春天到春天,见证了城市的变化,但他的求学之心始终如一。后半部分“远梦江湖浮桂楫,旧居池馆积苔钱”转而描写学子的内心世界和对过去的回忆。他仿佛在梦中漂泊于江湖之上,乘坐着桂木制成的船,这既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一种回顾。而“旧居池馆积苔钱”则描绘了他曾经居住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池塘边的馆舍上长满了青苔,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最后,“萧疏黄发钟陵下,镇有相思望日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虽然自己已经白发苍苍,生活在钟陵之下,但心中始终牵挂着远方的朋友,期盼着有一天能与之重逢。整首诗通过对学子求学经历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于友情的珍视。
姚鼐
741首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旋归里,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一生勤于文章,诗文双绝,书艺亦佳。著有《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惜抱轩诗集》10卷、《笔记》10卷、《尺牍》10卷、《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辑成《古文辞类纂》75卷。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文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