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西
怀古抒情
节序咏物
山水
春时写景
怀乡思人
写景抒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炎的《探春慢》,它描绘了一种淡淡的春愁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中通过列屋烘炉、深门响竹等景象,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旧友离散的无奈感受。“投老情怀,薄游滋味,消得几多凄楚。”这几句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顾,表现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挽留的哀愁。“听雁听风雨,更听过、数声柔橹。”这里的“听”字用得非常传神,它不仅是感官上的体验,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共鸣。诗人通过聆听天空中的鸿鹄和自然界的声音,试图捕捉那些难以言说的凄楚情怀。“暗将一点归心,试托醉乡分付。”诗人在这里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的心态,他希望通过酒来暂时忘却烦恼,但这种逃避又是多么的无奈和短暂。“借问西楼在否。休忘了盈盈,端正窥户。”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旧日情深的追忆和对美好记忆的珍视。这里的“盈盈”和“端正”,形象地描绘出一个温婉而又充满活力的女性形象,增添了一份柔情与温馨。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一首抒发春愁的诗,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

张炎

301首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猜您喜欢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对月
元·曹伯启
东山素月何婵娟,诗人爱此相留连。南北东西桂影直,三五二八清光圆。生魄死魄不二理,古人今人同一天。安得骑鲸李谪仙,吾欲对影沽十千。
融轩
明·李坚(贞夫)
一室虽云小,中藏天下春。眼前皆物共,榻外亦吾邻。丽日风生煖,温泉脉自淳。笑渠失弓者,得计楚邦人。
寄方壶高士
元末明初·蓝智
方壶东望隔沧溟,白发犹传隐者名。五岳云霞开小景,三天符箓注长生。虎龙气合调金鼎,鸾鹤声多送玉笙。为问蓬莱清浅未,麻姑何处候方平。
水调歌头(其一)
宋·向子諲
闰馀有何好,一年两中秋。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忍问神.....
和吴行甫雨雹韵(其二)
元·许衡
青山偃蹇与世疏,只将秀色供吾徒。知君如我有山癖,深探远讨吾不如。金灯峰上诗千首,挂镜台前一杯酒。人间万事尽浮云,故人曾为相思否?云边鸾凤玉鞭鸣,跛鳖蹒跚叠茧生。天末碧云凝.....
秋感(其一)
清·黄家鼎
消夏诗成墨未乾,秋风吹动泪阑干。正欣辽左连城返,忽报台中半壁残。墩烬葫芦明野火,山崩八卦落惊湍。云林图画沙莲水,如此膏腴保恐难。
题曾省元藏温日观葡萄后用温师韵
元·陆居仁
黄金台壮帝王州,我亦曾为汗漫游。不入凤池鹓鹭序,依然天地一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