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旧词
情感抒发
惜时感伤
梦的记述
哀悼怀思
事物感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三句“水痕深,花信足,寂寞汉南树”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日的静谧与孤寂,水边的花朵盛开却无人欣赏,汉江之滨的树木也显得异常寥落。紧接着,“转首青阴,芳事顿如许”则是诗人转头间,对着那片青翠的树荫,心中涌现出种种美好往事,但这些美好却如同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不知多少消魂,夜来风雨。犹梦到、断红流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尽哀愁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在夜晚的风雨中,诗人的灵魂似乎也随着那些不再属于自己的美好而消散,甚至在梦中还能感受到那已逝的爱情如同断红般流失。“最无据。长年息影空山,愁入庾郎句。”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往昔之事的无从追寻和证实,只能将自己的忧愁寄托于古人的诗句中,与古人共鸣。"玉老田荒,心事已迟暮"则是说那曾经美丽的田园如今已经荒废,而自己的心事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更加迷茫和沉重。最后,“几回听得啼鹃,不如归去。终不似、旧时鹦鹉。”诗人在听到啼鹃的叫声后,觉得连这些自然的声音都已经不能像往昔那般给予他安慰,因此决定归去,因为现实与过去相比,已然大为不同,再美好的东西也无法复返旧时的温馨和喜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

张炎

301首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