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景
抒情
怀旧思友
月亮
钟声
鸟的意象
春天
山水

赏析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刘秉忠所作,名为《寄张平章仲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悟。首联“春光满眼酒盈尊,难得同观易见分”,开篇即以春日美景与饮酒之乐相映衬,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怀念。春光满眼,不仅指春天的景色,也暗含着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喜悦。酒盈尊则进一步渲染了欢聚的氛围,而“难得同观”与“易见分”形成对比,既表达了相聚不易的感慨,也预示了分别的即将到来。颔联“秋气著人凉似水,晚山和我淡如云”,转而描写秋天的景象。秋气袭人,如同冷水般清凉,晚山与诗人相对,淡如轻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颈联“清歌月影檐头转,残梦钟声枕上闻”,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清脆的歌声与月影在屋檐下流转,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而梦中的钟声在枕边回响,则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这两句通过听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尾联“玄鸟欲归黄鸟断,诗哦伐木正思君”,以自然界的现象作为隐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玄鸟(燕子)即将南飞,黄鸟(黄莺)的叫声渐稀,象征着离别与时间的流逝。而诗人一边吟诗,一边伐木,心中却始终挂念着远方的朋友。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使得思念之情更加深沉而悠远。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四季变换、自然景色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刘秉忠

138首
初名刘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猜您喜欢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问津亭联
清·吴恭亨
渔父不来,桃花何处;空亭独坐,流水自闲。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