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日
无
酒
陶
杜
休
官
窘
可
知
,
更
怜
坡
老
惠
州
时
。
三
人
九
日
俱
无
酒
,
一
笑
千
年
各
有
诗
。
我
辈
固
穷
生
事
拙
,
今
秋
悭
雨
菊
花
迟
。
典
衣
不
办
杯
中
物
,
空
嗅
青
英
有
所
思
。
节日
秋节
写景
抒情
菊花
穷困生活
饮酒
青英
回忆
追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九月初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陶杜休官窘可知”两位古代文人陶渊明与杜甫,在各自的时空中都有过仕途上的不顺,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命运的理解和共鸣;接着“更怜坡老惠州时”,则是进一步表现出对朋友(坡老,即苏轼)在惠州任职期间的遭遇表示同情。中间两句“三人九日俱无酒,一笑千年各有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没有酒精陪伴的重阳节,以及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年代,但都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传颂千古。最后四句则是诗人的自述和感慨,“我辈固穷生事拙”,表达了自己平生的困顿与对世事的无能;“今秋悭雨菊花迟”写的是秋天由于连绵细雨,菊花开放得较晚,这也是诗人内心境况的一种写照——期待已久的美好总是姗姗来迟。“我辈固穷生事拙”,则是诗人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在世俗的事务上确实有些笨拙无能;“今秋悭雨菊花迟”中,“悭”字有吝啬之意,这里用以形容秋雨绵绵,不断,菊花因而开放较晚,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美好事物难得的感慨。“典衣不办杯中物”,诗人没有准备酒宴用的衣服,也无从去准备杯中的美酒,这里隐含了对过去盛会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空嗅青英有所思”则是诗人在嗅着菊花清香之余,心中充满了各种思索。这首诗通过重阳节这一特定时刻,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怀旧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不满与无奈,是一篇蕴含丰富感情和深邃哲理的佳作。
方回
2864首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您喜欢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张锡
九秋霜景净,千门晓望通。仙游光御路,瑞塔迥凌空。菊彩扬尧日,萸香绕舜风。天文丽辰象,窃抃仰层穹。
汤涧松诞日(其一)
明·区越
清歌振响舞胜衣,八十年过又八时。竹径幽禽迎贺客,莎阶贤辈立琼枝。商今榷古通时论,叠韵翻声近体诗。同向闲庭看佳菊,悠然相与傲东篱。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馀。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竹,济济罗簪裾。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秋日应诏
隋末唐初·袁朗
玉树凉风举,金塘细草萎。叶落商飙观,鸿归明月池。迎寒桂酒熟,含露菊花垂。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
九日王秀才携酒至
明末清初·张实居
缤纷篱下菊,几枝带霜妍。物苟有至性,造化亦无权。故人携酒过,斟酌坐花前。狂歌无宫商,破琴不必弦。粗语桑麻事,稍稍及诗篇。爱兹重九名,不觉已陶然。
和邢郎中病中重阳强游乐游原
唐·裴夷直
嘉晨令节共陶陶,风景牵情并不劳。晓日整冠兰室静,秋原骑马菊花高。晴光一一呈金刹,诗思浸浸逼水曹。何必销忧凭外物,祗将清韵敌春醪。
九日寻菊南郭因至海上观骑射
明末清初·彭孙贻
九日提壶问菊花,开篱恰到故侯家。空园薄暮楸梧冷,乱石登台薛荔斜。风急海天寒戏马,秋深林樾动栖鸦。年年兄弟茱萸会,莫惜黄公酒再赊。
闰九
宋·严粲
前月登高去,犹嫌菊未黄。秋风不相负,特地再重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