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
子
巡
台
初
抵
澎
湖
乍
经
沧
海
到
澎
阳
,
岛
屿
青
青
水
一
方
。
奉
使
东
瀛
持
虎
节
,
安
流
南
纪
靖
龙
堂
。
天
生
绝
险
山
河
固
,
运
际
文
明
日
月
光
。
努
力
诸
君
劳
镇
抚
,
輶
轩
载
笔
颂
平
康
。
写景
山水
地点
澎湖
抒情
励志
赞美
传赞
边塞
巡台
赏析
此诗《丙子巡台初抵澎湖》由清代诗人王绍兰所作,描绘了其巡视台湾之初抵达澎湖的情景与感受。首句“乍经沧海到澎阳”,以“乍”字点明初次经历,通过“沧海”与“澎阳”的对比,既展现了旅程的壮阔与艰辛,也预示着即将面对的新奇与挑战。接着“岛屿青青水一方”一句,以“青青”形容岛屿的生机勃勃,以“水一方”描绘出广阔海域的辽远与宁静,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奉使东瀛持虎节,安流南纪靖龙堂”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使命与责任。作为使者,他手持象征权力与权威的“虎节”,在南洋地区稳定局势,维护和平。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担当与勇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稳定与和平的渴望。“天生绝险山河固,运际文明日月光”则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面对天设地造的险峻山河,诗人感慨于自然之伟大;而“运际文明日月光”则暗示了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日月之光象征着文明的光辉。最后,“努力诸君劳镇抚,輶轩载笔颂平康”两句,是对同行者的鼓励与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与文字,为这片土地带来和平与安宁的美好愿景。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使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