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
思乡
情感
写景
春天
异乡
写信
情感表达
离别
思念

赏析

这首《浣溪沙·寄姊》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扶梦风前独倚栏”,开篇描绘了一幅孤独的背影在微风中凝望的画面,风轻轻拂过,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绪与梦想。诗人以“扶梦”二字,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相融合,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五铢衣薄怯春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冷与人物的孤寂。五铢衣,古代轻薄的衣物,此处用来形容主人公衣着单薄,难以抵御春日的寒意,也象征着心灵的脆弱与敏感。春寒不仅指自然界的寒冷,更暗喻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郁。“尺书迢递思漫漫”,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尺书,即书信,古人以尺量纸张大小,故称。这里通过“迢递”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书信传递路程之遥远,以及思念之情的绵长不绝。“慧业修来原是怨,愁根铲尽可成欢。”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慧业,智慧的事业或修行,此处可能寓指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然而,“原是怨”三字,透露出诗人对这种追求背后所蕴含的痛苦与不满。后半句“愁根铲尽可成欢”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烦恼,追求快乐的愿望。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异乡花月莫多看”,最后两句诗提醒自己,身处异乡,面对美好的花月景色,应保持理智,避免过多沉浸其中,以免触动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这句话既是对自己的劝诫,也是对读者的启示,强调了在异乡生活时,如何平衡情感与理智的重要性。综上所述,《浣溪沙·寄姊》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以及在异乡生活的复杂心情。这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