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
凰
台
上
忆
吹
箫
·
凤
凰
台
怀
古
黄
叶
声
中
,
金
风
客
里
,
江
城
有
侣
相
寻
。
正
夕
阳
烟
柳
,
报
道
秋
深
。
不
信
黄
昏
立
尽
,
祗
余
得
、
雁
序
哀
吟
。
关
怀
甚
、
衣
香
梦
冷
,
花
草
愁
侵
。
萧
森
。
何
时
凤
去
,
总
径
古
台
荒
,
负
却
登
临
。
看
三
山
天
外
,
二
水
洲
心
。
为
问
词
仙
老
去
,
凭
谁
与
、
苏
豁
尘
襟
。
归
来
也
、
幽
怀
未
展
,
月
黯
墙
阴
。
怀古词
山水写景
秋季
伤感词
赏析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凤凰台怀古》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以凤凰台为背景,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开篇“黄叶声中,金风客里”,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黄叶飘落,金风拂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接着“江城有侣相寻”一句,点明了人物的情感活动,似乎在说有人在这样的季节里,于江城中寻找着什么,或是思念着什么,情感细腻而深沉。“正夕阳烟柳,报道秋深。”夕阳西下,烟柳轻摇,这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时间流逝的象征,暗示着岁月的深沉与不可逆转。接下来“不信黄昏立尽,祗余得、雁序哀吟”一句,通过雁群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关怀甚、衣香梦冷,花草愁侵。”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愁苦,衣香梦冷,暗示着美好的回忆已成过去,而花草的凋零则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无常。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萧森。何时凤去,总径古台荒,负却登临。”“萧森”一词,既描绘了环境的荒凉,也暗含了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感慨。“何时凤去”则借用了凤凰台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往昔辉煌不再的怀念与失落。“总径古台荒,负却登临”更是直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遗憾。最后,“看三山天外,二水洲心。为问词仙老去,凭谁与、苏豁尘襟。”诗人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与洲心,仿佛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然而,“为问词仙老去,凭谁与、苏豁尘襟”一句,又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以及对能够理解自己心境之人的渴望。“归来也、幽怀未展,月黯墙阴。”结尾处,诗人虽然回到了现实之中,但心中的忧郁与愁思并未消散,月色暗淡,墙影斑驳,更添了几分寂寥与孤独。整首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猜您喜欢
水龙吟(其二)用见山韵饯别
宋·吴文英
夜分溪馆渔灯,巷声乍寂西风定。河桥径远,玉箫吹断,霜丝舞影。薄絮秋云,澹蛾山色,宦情归兴。怕烟江渡后,桃花又泛,宫沟上、春流紧。新句欲题还省。透香煤、重牒误隐。西园已负,.....
心远阁
清·爱新觉罗·弘历
高阁据半岭,实擅兹山妙。虽较栖月低,亦可骋遐眺。我久未游览,重来似初到。云标俯绿町,树杪流丹照。新晴畅清襟,众籁含幽调。可悟维摩诗,似闻苏门啸。近远讵繫境,会心须识要。
记丘宗卿语绍兴府学前景
宋·杨万里
镜湖泮宫转街曲,才隔清溪便无俗。竹桥斜度透竹门,墙根一竿半竿竹。恰思是间宜看梅,忽然一枝横出来。霜馀皴裂臂来大,只著寒花三两个。
客中对月
明·丘浚
万里思归客,伤心对月华。愿凭今夜影,回照故园花。
过北山何先生故宅
宋末元初·于石
青云不在金华巅,白云孤起金华岑。百世相传勉斋学,四书谁识晦翁心。水流盘涧自深浅,月照北山无古今。人问故庐何处是,门前松桂蔚成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