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缕
曲
·
谢
答
张
海
门
太
史
落
寞
天
涯
客
。
避
烽
烟
、
东
皋
小
住
,
自
伤
萍
迹
。
故
国
迢
迢
千
里
远
,
憔
悴
低
飞
倦
翮
。
回
首
处
、
流
光
虚
掷
。
漫
说
黄
金
堪
作
屋
,
耐
立
锥
无
地
乾
坤
窄
。
顾
稚
弱
,
怅
巾
帼
。
尘
沙
扑
面
何
由
拭
。
望
前
途
、
茫
茫
身
世
,
不
胜
凄
恻
。
惟
有
高
怀
知
拙
计
,
稳
护
一
枝
栖
息
。
劳
雅
意
、
殷
勤
培
植
。
我
欲
报
公
难
以
报
,
只
毕
生
、
感
佩
存
胸
臆
。
吟
短
句
,
藉
松
墨
。
怀古
抒情
思乡
爱情
生活
季节
人生
友情
悼亡
写景
感慨
赏析
这首词以天涯孤客的视角,描绘了作者在动荡时局中暂居东皋的落寞心境。"避烽烟"暗示了战乱的背景,"萍迹"则表达了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词人感叹故国遥远,自己疲惫不堪,如同低飞的鸟儿,流年似水,光阴虚度。"黄金堪作屋"的典故,揭示了物质生活的艰难,而"立锥无地"则表达了生存空间的狭窄。词人感慨万分,牵挂家中幼弱和女性亲人的安危,"尘沙扑面"的困境无法擦拭,前途迷茫,身世凄凉。然而,词人并未完全绝望,他感激朋友张海门的关怀与扶持,决心坚守内心,感恩图报,即使无法以物质相赠,也将这份感激之情铭记于心,通过诗词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敬佩。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词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感恩之情。
郑兰孙
42首
扬州府经历仁和徐鸿谟室,琪母
猜您喜欢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