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绛
唇
·
题
断
简
残
篇
便
面
检
点
零
星
,
香
薰
锦
袭
留
馀
馥
。
长
篇
短
幅
。
曾
饱
文
人
腹
。
字
蚀
虫
残
,
何
处
牙
签
簇
。
愁
重
读
。
当
年
珍
惜
,
为
有
千
钟
粟
。
写物
怀古
读书
惜时
赏析
这首清代词作《点绛唇·题断简残篇便面》是郑兰孙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书香满溢的画面。"检点零星,香薰锦袭留馀馥",开篇即展现出书卷的雅致与香气,仿佛能闻到墨香与锦缎的交织,暗示了书籍的珍贵和主人对文化的热爱。"长篇短幅,曾饱文人腹",进一步强调了这些文字对于读书人的吸引力,它们曾经滋养过众多文人的智慧。"字蚀虫残,何处牙签簇",描述了书籍的残破状态,字迹被虫蛀,排列整齐的牙签(古代书签)也显得零落,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和时光的无情。"愁重读",表达了词人面对这些残篇断简时的感慨与惋惜,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最后两句"当年珍惜,为有千钟粟",揭示了词人对这些书籍珍视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曾伴随着丰富的物质条件——"千钟粟",即大量的粮食,暗示了当时读书人对知识的追求与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足。整体上,这首词通过书简的遗韵,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缅怀和对过往生活的追忆。
郑兰孙
42首
扬州府经历仁和徐鸿谟室,琪母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