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城
路
·
己
酉
正
月
十
三
日
哭
次
女
通
儿
八
年
绕
膝
今
成
梦
,
伤
心
不
堪
回
首
。
掌
上
珠
沉
,
怀
中
月
冷
,
恰
是
烧
灯
时
候
。
韶
光
依
旧
。
叹
一
现
昙
花
,
罡
风
吹
瘦
。
盼
尔
重
来
,
今
生
已
矣
那
能
彀
。
聪
明
怎
偏
不
寿
。
检
断
纸
零
笺
,
泪
痕
盈
袖
。
飘
渺
泉
台
,
凄
凉
人
世
,
几
个
黄
昏
清
昼
。
茶
前
饭
后
。
每
误
唤
儿
餐
,
寸
心
酸
透
。
空
奠
椒
浆
,
冥
途
知
也
否
。
悼亡
情感
怀古
记梦
母爱
伤时
赏析
这首清代郑兰孙的《台城路·己酉正月十三日哭次女通儿》是一首悼亡词,表达了作者对亡女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悲痛。词中以"八年绕膝今成梦"开篇,回忆与女儿共度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只能在梦中相见,令人伤感不已。"掌上珠沉,怀中月冷"运用比喻,将女儿比作掌上明珠和怀中的月亮,形象地描绘出失去爱女后的孤寂与凄凉。"韶光依旧"暗示时间无情,女儿的短暂生命如同昙花一现,被罡风吹得消瘦。"盼尔重来,今生已矣那能彀"表达了作者对女儿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无法再相见的绝望。接下来的"聪明怎偏不寿",既是感慨女儿的早逝,也是对自己未能给予更多保护的自责。"检断纸零笺,泪痕盈袖"描绘了作者翻阅女儿留下的遗物时,满心悲伤,泪水涟涟。"飘渺泉台,凄凉人世"则将对女儿的思念延伸到对生死的思考,表达了对人世无常的哀叹。最后,"茶前饭后"的生活细节,每次误唤女儿吃饭,都让作者心如刀绞,"空奠椒浆,冥途知也否"则是对亡者的祭奠,希望能传达自己的哀思于九泉之下。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朴素真挚,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亡女的深切怀念和生活的无尽哀愁。
郑兰孙
42首
扬州府经历仁和徐鸿谟室,琪母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使东川·梁州梦
唐·元稹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