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午
前
三
日
登
泗
及
诸
同
社
赴
陈
伯
敬
之
招
啖
园
中
荔
枝
命
酌
树
下
甚
欢
以
诗
示
予
予
为
心
快
次
和
陈
家
紫
荔
种
别
致
,
熟
遍
名
园
请
君
嗜
。
琼
液
直
分
甘
露
香
,
绛
囊
真
夺
樱
桃
媚
。
攀
枝
一
啖
三
百
颗
,
主
人
致
客
长
少
备
。
视
彼
馈
李
钻
核
人
,
千
秋
应
足
使
之
愧
。
树
阴
匝
地
惠
风
生
,
五
日
先
期
快
扬
觯
。
枝
头
好
鸟
迭
笙
簧
,
两
部
奇
蛙
佐
鼓
吹
。
兰
亭
梓
泽
同
此
欢
,
无
诗
必
罚
不
少
迟
。
或
坐
或
立
或
狂
歌
,
袒
跣
欹
斜
酣
谑
戏
。
兴
庆
池
南
草
有
无
,
可
能
立
醒
诸
君
醉
。
归
路
红
灯
拥
簇
簇
,
夜
来
应
免
逻
卒
谇
。
平
明
题
诗
缄
寄
予
,
爱
我
耽
吟
肯
遐
弃
。
写景
咏物
节日
地点
抒情
赞美
夏令时节
宴饮娱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方起龙在端午节前三个日子,与友人在陈伯敬的果园中品尝荔枝的欢乐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荔枝的诱人之处,如“陈家紫荔种别致,熟遍名园请君嗜”、“琼液直分甘露香,绛囊真夺樱桃媚”,生动地描绘了荔枝的色泽、香气以及口感的甜美。接着,诗人描述了在树荫下品果的惬意氛围,“树阴匝地惠风生,五日先期快扬觯”,不仅有自然界的清风拂面,还有提前准备的庆祝活动。鸟鸣、蛙声交织成乐章,增添了自然的韵律美。“枝头好鸟迭笙簧,两部奇蛙佐鼓吹”。宴会的气氛热烈而自由,无论是坐着、站着还是狂歌,人们都沉浸在欢愉之中,“或坐或立或狂歌,袒跣欹斜酣谑戏”。这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次聚会的珍视和期待再次相聚的心情,“兴庆池南草有无,可能立醒诸君醉。归路红灯拥簇簇,夜来应免逻卒谇。平明题诗缄寄予,爱我耽吟肯遐弃”。即使聚会结束,但心中的喜悦和对友情的珍惜却难以忘怀,期待着未来能再次相聚,共同创作更多的美好回忆。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荔枝的美味,更通过描绘聚会的场景,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友谊的珍视,是一幅生动的社交生活画卷。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