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哲理
怀才不遇
春天写景
节令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暮春被病感书》,表达了作者在暮春时节因病而产生的孤独、才华未得施展的感慨。首句“孤直难知己”揭示了诗人的个性特点,孤高正直却难以找到知音。次句“才华反误身”则暗示了才情反而给他带来了困扰,可能是因为不被世俗理解或赏识。“流年销壮节”描绘了时光流逝,壮志逐渐消磨,诗人感叹岁月无情,青春不再。“多病对残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病弱与暮春景象的交融,显得尤为凄凉。接下来,“酒到心如达”借酒浇愁,但内心的郁结并未因此而消解,反而更显落寞;“花空眼亦贫”则以花开花落象征世事无常,诗人的眼中世界也因此显得更加贫瘠。最后两句“贤愚通塞理,谁与问洪钧”,诗人感慨无论贤能还是愚钝,都难以洞察世间道理,无人能理解他的困境和抱负。"洪钧"在此处可能暗指命运或天意,表达出一种无奈和迷茫的情绪。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挫折时的孤独与思考。

强至

833首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猜您喜欢

此身
金·秦略
此身日日一箪贫,贫里留残自在身。独把筇枝行又立,东风花柳不嗔人。
春日钟山人见过
明·李畅
閒引庭阴扫落花,春风词客到贫家。官衙一径惟栽竹,宦况三年正及瓜。玩世未应悬组绶,逃名端合卧烟霞。烦君为结东皋隐,自笑归来鬓已华。
春愁
明·黄淮
莫年为客久,愁思入春深。宵柝三更梦,归鸿万里心。看花能复醉,感物易成吟。何事东风劣,催教雪满簪。
淮南汶上三见春物有感
宋·宋庠
一麾南北数移官,三见莺花送雁寒。双鬓欺人还似雪,寸心忧国本如丹。雕虫曲艺论文浅,乘障迂儒破敌难。惟有归耕初志在,故田西接饮牛滩。
邓佥宪顺舟过魁冈有意垂顾以予他出不果诗以寄之
明·唐璧
闻说膺舟过海涯,临风曾问野人家。梅花篱落春堪赏,烟草柴门路不赊。已荷有心怜寂寞,自惭无分接英华。夜深多少相思恨,望断云霄月又斜。
题柱二首(其一)
宋·陈师道
桃李摧残风雨春,天孙河鼓隔天津。主恩不与妍华尽,何限人间失意人。
寄题岑彦明猗兰轩诗
宋·苏过
群芳争春风,百态工妩媚。毛嫱与西施,未易笑倚市。岂如空山兰,静默羞自致。幽香不可寻,独秀繁露坠。高情谢簪组,遁世汉绮季。端来从子游,定觉同伏味。岑卫星绝俗,厌贫聊试吏。官.....
黄晋卿见过却归乌伤
元·陈樵
江雨间行人,江干雨又新。今朝下垂榻,几日望行尘。冰雪莺迁树,江湖雁得春。非君被轩冕,怀抱欲何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