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八
日
抵
澎
湖
潮
退
风
作
不
能
进
口
收
泊
嵵
里
夜
渡
黑
水
沟
,
朝
见
澎
湖
山
。
小
奚
先
拍
手
,
喜
得
履
人
寰
。
忽
地
东
风
狂
似
虎
,
竹
篙
湾
前
难
转
弯
。
我
帆
力
与
风
力
持
,
自
辰
及
午
力
渐
孱
。
欲
进
不
能
退
不
可
,
裹
头
弟
兄
汗
潸
潸
。
舵
公
无
计
问
斗
手
,
出
海
失
声
呼
亚
班
。
西
屿
吼
门
不
可
到
,
山
寮
花
屿
胡
能
湾
。
桶
盘
头
,
风
匮
尾
,
石
齿
巉
巉
如
豺
豻
。
四
角
仔
,
八
挂
水
,
涛
头
蔟
蔟
如
刀
镮
。
惟
有
嵵
里
差
可
泊
,
对
面
虎
井
尤
凶
顽
。
去
冬
台
湾
陈
大
令
,
身
落
水
匮
浮
潺
湲
。
其
下
须
防
荦
确
石
,
齧
绳
断
碇
藏
阴
奸
。
仓
黄
议
论
卒
无
定
,
舵
工
转
柁
如
转
环
。
赖
有
偏
裨
号
黄
九
,
力
持
大
议
帆
重
扳
。
飞
廉
稍
怯
我
船
入
,
隐
然
茅
茨
见
阓
阛
。
须
臾
下
碇
风
亦
杀
,
人
鬼
相
悬
呼
吸
间
。
时
也
余
独
艎
中
跽
,
告
天
无
罪
怜
痌
瘝
。
邪
许
声
息
心
颤
定
,
回
顾
仆
从
颜
非
颜
。
不
然
一
帆
出
外
堑
,
中
落
漈
水
无
时
还
。
写景
山水
怀古
情感
佳节
地方描述
情景
战斗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海上航行时遭遇恶劣天气的惊险经历。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风浪之大,船只难以控制的情景。作者通过描述舵手的无助、船员们的汗水与恐惧,以及最终找到相对安全的停泊点的过程,展现了航海的艰难与挑战。诗的开头“夜渡黑水沟,朝见澎湖山”描绘了航行的起始,夜晚穿越黑暗水域,清晨见到远处的澎湖山。接着,“小奚先拍手,喜得履人寰”一句,以儿童的喜悦来反衬出航海者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暗示了对安全到达陆地的渴望。“忽地东风狂似虎,竹篙湾前难转弯”形象地描绘了突然袭来的强风,使得船只难以控制方向。接下来,“我帆力与风力持,自辰及午力渐孱”表现了风力的强大,使得船只在与风力的对抗中逐渐感到力不从心。“欲进不能退不可,裹头弟兄汗潸潸”则描绘了船员们在困难面前的无助与焦虑。面对“舵公无计问斗手,出海失声呼亚班”的困境,舵手束手无策,船员们只能发出绝望的呼救。“西屿吼门不可到,山寮花屿胡能湾”进一步强调了恶劣天气给航行带来的阻碍。在这样的情况下,船只只能寻找相对安全的停泊点,但即使如此,也充满了危险。“惟有嵵里差可泊,对面虎井尤凶顽”表达了最终找到一个勉强可以停泊的地方,但这个地点本身也充满危险。诗中提到的“去冬台湾陈大令,身落水匮浮潺湲”,暗示了过去在此处发生的不幸事件,增加了停泊点的不安感。最后,“赖有偏裨号黄九,力持大议帆重扳。飞廉稍怯我船入,隐然茅茨见阓阛。须臾下碇风亦杀,人鬼相悬呼吸间。”描述了在危急时刻,一位名叫黄九的副将挺身而出,帮助船只克服困难,最终安全停泊。诗中的“人鬼相悬呼吸间”形象地描绘了在生死边缘的紧张气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航海者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勇敢与智慧,以及对安全与生存的深切渴望。
周凯
94首
嘉庆十六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善诗画,尤工山水。未第时,每阴雨辄入山观烟云出没,以资画趣。有《内自讼斋杂刻》等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