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京
舟
中
作
(
其
三
)
西
来
潮
势
捲
沧
旻
,
保
障
东
南
要
有
人
。
一
体
尚
分
秦
越
视
,
同
舟
谁
念
弟
兄
亲
。
百
年
大
计
忧
家
国
,
半
夜
高
歌
泣
鬼
神
。
踏
遍
玻
璃
千
万
顷
,
此
身
稍
喜
出
风
尘
。
写景抒情
怀古励志
亲情友情
秋天的词
赞颂的词
山水的词
抒情的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船只西行时的壮丽景象和深沉的情感。"西来潮势捲沧旻"写出了潮水汹涌澎湃,仿佛席卷天空的壮观画面,展现了自然之力。"保障东南要有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东南边疆安全的忧虑,以及自己挺身而出的责任感。"一体尚分秦越视,同舟谁念弟兄亲"揭示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呼唤,暗示了当时社会分裂的现状,他希望人们能抛开地域观念,同心协力。"百年大计忧家国"体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半夜高歌泣鬼神",通过深夜高歌这一行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昂与哀愁,既有壮志豪情,又有无奈与悲愤。最后两句"踏遍玻璃千万顷,此身稍喜出风尘","玻璃"可能象征着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诗人虽然身处艰难之中,但庆幸能亲身参与并为国家尽力,体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责任感的体现。
林朝崧
870首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