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呈
坐
客
天
假
南
湖
一
段
奇
,
宾
朋
胥
会
只
论
诗
。
人
生
未
老
肯
閒
日
,
春
色
无
边
方
盛
时
。
林
外
好
山
看
独
惯
,
尘
中
新
事
问
宁
知
。
从
来
邂
逅
宜
真
率
,
花
下
杯
传
却
莫
迟
。
写景
抒情
春天
抒情+友情
写山
赞美
佳节
传赞
惜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畅谈诗词的画面。开篇“天假南湖一段奇,宾朋胥会只论诗”两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与友人聚会时专注于诗词的热爱。接着,“人生未老肯閒日,春色无边方盛时”两句流露出诗人珍惜光阴、享受当下的情怀,以及对春天美好无尽景色的赞美。这里“人生未老”表达了对生命的积极态度,“閒日”则是希望能够从容不迫地过每一天;“春色无边方盛时”强调了春季美丽景象的无限延伸和当下的繁盛。下片,“林外好山看独惯,尘中新事问宁知”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以及对于世间新闻是否了解的询问。这里“林外好山看独惯”说明诗人对山景有着特别的情怀,而非一般;“尘中新事问宁知”则流露出诗人对外界信息的关心和疑惑。最后,“从来邂逅宜真率,花下杯传却莫迟”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然率真的生活态度,以及在鲜花盛开时享受美酒、不应犹豫的意愿。“从来邂逅宜真率”强调了一种自由自在的人生哲学;“花下杯传却莫迟”则是在提醒自己及朋友们要把握现在,尽情享受生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人生态度和聚会愉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真率自然、珍惜光阴和享乐当下的生活理念。
张镃
1136首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