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写景抒情
怀古忧民
咏物言志
山水田园
抒情言志
节令无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社会的深切关怀。首联“谁说东迁意不如,青山重叠绕吾庐”以反问开篇,展现出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自信与豁达,即使迁移他乡,周围的青山绿水也能给予心灵的慰藉,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颔联“可怜京国繁华地,还似江村水竹居”对比京城的繁华与江边村落的宁静,诗人似乎在感叹,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美好,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审美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颈联“蛛网未应封笔砚,燕泥偏欲涴琴书”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蛛网不封笔砚,燕泥不污琴书,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够保持对学问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欣赏。尾联“愿公广厦成千万,大庇穷人喜有馀”则展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济世情怀,希望社会能有更多的房屋,让穷苦之人得到庇护,享受生活的幸福,体现了儒家“仁爱”思想的实践。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艺术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
唐·高适
华馆曙沈沈,惟良正在今。用材兼柱石,闻物象高深。更得芝兰地,兼营枳棘林。向风扃戟户,当署近棠阴。勿改安卑节,聊闲理剧心。多君有知己,一和郢中吟。
董静传挂冠四圣观
宋末元初·仇远
静挼秋渌洗荷衣,问隐孤山只鹤随。得酒可谋千日醉,挂冠犹恨十年迟。云和家有仙人谱,石鼎今无道士诗。莫对梅花谈世事,此花曾见太平时。
或遗以两大瓢因寓物外兴
宋·陆游
槲叶为衣草结庐,生涯正付两葫芦。名山历遍家何有,尘念空来梦欲无。野鹤巢云元自瘦,涧松埋雪定非枯。悠然但觅高楼醉,何处人间无酒徒。
寄谢高先辈见寄二首(其一)
唐·齐己
穿凿堪伤骨,风骚久痛心。永言无绝唱,忽此惠希音。杨柳江湖晚,芙蓉岛屿深。何因会仙手,临水一披襟。
寄题鄂州李屯田家园仁安亭
宋·郭祥正
头陀楼阁坐青烟,画屏正落南檐前。主人隐几写风物,幅巾莹爽南昌仙。仙翁读书五千卷,道与世背多聱邅。安之不扰静以养,逸我寿老全于天。帘栊疏疏白光透,栏槛寂寂花阴圆。黄鹂弄巧子.....
林外诗为夏生作
元·陈旅
幽人遁世入林间,林外高风况可攀。仲御偶然游洛水,黄公岂必在商山。春深溪雨流花出,日暮松云载鹤还。拓落尘中嗟我老,归欤无地可投閒。
赠王竹窗
宋·许月卿
若欲相寻向竹边,开窗着屐更谁先。定有一轮穿密密,可无数点洗涓涓。茂林从昔于侬好,太极遥怜似我圆。钓竿莫惜分新绿,更割半窗潇洒天。
长干寺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烟雨南朝寺,青春过病中。孤生太山竹,半死峄阳桐。作赋惟哀郢,寻仙未至嵩。愁心将海月,只在草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