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汪
正
夫
行
夫
望
鄱
江
夜
梦
鄱
江
清
,
晓
踏
鄱
阳
县
。
云
涛
著
眼
新
,
还
疑
梦
中
见
。
寒
声
彭
蠡
合
,
冻
色
庐
峰
现
。
时
方
冬
气
深
,
水
缩
川
原
变
。
连
沙
突
堆
阜
,
派
港
分
组
练
。
萧
萧
蓬
鬓
风
,
瑟
瑟
葭
丛
霰
。
奇
观
信
幽
绝
,
领
略
殊
未
遍
。
何
当
烟
艇
高
,
载
我
行
镜
面
。
二
难
今
胜
流
,
爱
客
移
清
燕
。
饮
酣
生
泰
和
,
语
妙
融
交
战
。
衰
迟
百
不
堪
,
一
快
天
与
便
。
回
筇
晚
霁
中
,
路
压
沧
浪
转
。
波
光
似
留
人
,
随
裾
荡
华
绚
。
写景
地点
山水
季节
冬景
冬天的自然景象
风
咏物
抒情的感慨
赞美
黄州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夜梦中游历鄱江的美好景象,醒来后仍然沉浸在那份清新与幻境之中。诗中的景色生动,语言流畅,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构思。"夜梦鄱江清,晓踏鄱阳县。云涛著眼新,还疑梦中见。" 这几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体验,诗人在梦里游历的是一个清澈明净的鄱江,而醒来后踏足的仍旧是这片充满云雾神秘气息的地方。"寒声彭蠡合,冻色庐峰现。时方冬气深,水缩川原变。" 这里的“寒声”和“冻色”生动地描绘了冬日的严寒景象,而“水缩川原变”则透露出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变化。"连沙突堆阜,派港分组练。萧萧蓬鬓风,瑟瑟葭丛霰。" 这些句子通过对地形和天气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之锐利,同时也映射出一份生动的冬日情趣。"奇观信幽绝,领略殊未遍。何当烟艇高,载我行镜面。" 这里“奇观”指的是那些罕见而又美好的景象,而“何当烟艇高,载我行镜面”则是诗人对未来某个时刻能够再次体验这些美景的期待和向往。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艺术造诣,而且还表达了一种超越常态,对自然之美的永恒追求。
刘子翚
673首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与啸麓谈鄮山阿育王寺之胜啸麓为之神往有诗余更和之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劳生念念馀尘土,笑口为君说鄮山。睡起随参香殿上,饭馀无事古松间。寒宵雪密茶初熟,精舍兰开衲未还。无用苓蔘治幽痗,深心回向一开颜。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登庐山诗二首(其二)
南北朝·鲍照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